起源世界的灵脉修行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洒在石台上,16 岁的岩灵族少年阿石就已举起石镐。他的手臂因持续发力而微微颤抖,额头上的汗水滴落在地,却没停下动作 —— 石镐每次落下,都精准地在岩石上刻出一道 “守护符文”,符文的线条与苏御当年教小石的样式分毫不差。“再坚持一下,” 阿石咬着牙,脑海里浮现出长老讲过的故事,“苏御大人当年为了练会地脉穿刺术,在矿山里待了整整一个月,我这点苦算什么?”
这样的场景,在起源世界与武道界的每个修行场都在上演。苏御与萧嫣的传奇,早已不是尘封的故事,而是化作 “精神薪火”,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修行者 —— 在日常修行中咬牙坚持,在瓶颈面前绝不退缩,在守护任务中勇担责任,让 “奋进” 成为刻在血脉里的习惯,让 “守护” 成为永远的修行方向。
对大多数修行者而言,日常修行是枯燥的重复:日复一日的能量控能、一招一式的技巧打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调整。而苏御与萧嫣的传奇,就像一盏灯,在他们懈怠时照亮方向,在他们疲惫时注入力量。
起源世界的 “少年修行队” 里,14 岁的木羽族少女阿羽总在飞行训练中落后。她的翅膀比同龄族人更单薄,每次绕修行场飞十圈,就会因体力不支落下。有天训练后,她坐在灵脉树下哭,队长小石递给她一本《英雄传说》绘本,指着萧嫣练水蕴术的画面:“萧嫣大人小时候,水脉感知力比别人弱,她每天在河边练到天黑,用手指跟着水流画,最后成了最厉害的净化师。”
阿羽看着绘本,擦干眼泪。从那天起,她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在灵脉森林里练习 “轻身术”—— 用感知能量减轻翅膀负担,累了就靠在树上,听长老讲萧嫣的故事。三个月后,她不仅能轻松完成十圈飞行,还能带着年幼的族人一起飞,成为队里的 “飞行小教练”。“现在累的时候,我就想萧嫣大人的坚持,” 阿羽摸着翅膀上的能量藤蔓,笑着说,“她能做到的,我也能。”
武道界的 “青云宗” 里,年轻弟子林风曾因练 “雷术” 频繁受伤而想放弃。他的雷术总因能量失控灼伤自己,师父给了他一卷苏御的修行手稿,上面写着:“修行如磨剑,钝时别怕磨,怕的是停手。我初学武神剑气时,剑伤遍布手臂,却从未想过放下剑 —— 因为我知道,手中的剑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要守护的人。”
林风反复读着手稿,重新拿起雷符。他不再追求快速突破,而是每天用温和的能量练习 “控雷术”,哪怕进步缓慢也不急躁。半年后,他的雷术不仅能精准击中目标,还能控制威力不伤害生灵,成为宗门里最年轻的 “控雷师”。“苏御大人的话让我明白,修行不是比谁快,是比谁能坚持,” 林风说,“他的传奇,就是我每天修行的动力。”
修行路上的瓶颈,是每个修行者都会遇到的 “坎”:能量无法凝聚、技巧难以精进、境界停滞不前,甚至会怀疑自己 “是否适合修行”。而苏御与萧嫣突破困境的经历,就像一面盾,帮他们挡住自我怀疑,直面挑战。
起源世界的水汐族修行者阿汐,卡在 “灵汐融合境” 三年。她始终无法将灵脉能量与水流能量完美融合,净化效率总是比别人低。有次跨世界交流,她遇到了武道界的医者白老,白老给她讲了萧嫣突破 “双能净化” 的故事:“萧嫣当年为了融合两种能量,在浊流河边搭了个草棚,每天尝试不同的融合比例,失败了就记录下来,最后发现‘7 分水流 + 3 分灵脉’最适合 —— 她从来没因为失败而否定自己,反而把每次失败都当成‘靠近成功的一步’。”
阿汐受到启发,不再盲目尝试,而是每天记录融合数据:早晨的水流能量更活跃,适合多注入灵脉;傍晚的灵脉能量更稳定,适合多注入水流。她还模仿萧嫣,在河边搭了个小棚,累了就看河水流动,从自然中找融合的节奏。半年后,她不仅突破了 “灵汐融合境”,还创造出 “分时融合法”,净化效率比之前提升了两倍。“萧嫣大人让我知道,瓶颈不是‘终点’,是‘转折点’,” 阿汐说,“她的传奇,让我有勇气面对所有困难。”
武道界的 “惊雷宗” 长老雷洪,卡在 “雷劫境” 十年。他每次冲击境界,都会因雷力反噬受伤,宗门里不少人劝他 “放弃突破,安稳养老”。直到他看到起源世界传来的《英雄史诗》,里面写着苏御突破 “武神境” 的经历:“苏御在灰砾星冲击武神境时,遭遇了‘混沌余波’,能量险些失控,他却没有放弃,而是用‘守御之力’包裹自己,一点点引导能量,最后不仅突破境界,还领悟了‘金蓝共生’的真谛。”
雷洪重新燃起斗志。他不再强行冲击境界,而是学习苏御的 “守御之力”,用温和的方式引导雷力,甚至去起源世界的灵脉森林,在灵脉能量的滋养下调整状态。一年后,他成功突破 “雷劫境”,还创造出 “雷灵共生术”,让雷力不再反噬自身。“苏御的传奇告诉我,突破瓶颈不是‘硬闯’,是‘巧过’,” 雷洪说,“他的坚持,让我不敢轻易放弃自己的修行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