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风的手指从金属碎片上移开,指尖残留着焦痕的粗粝感。他没有抬头,只是将碎片放入密封托盘,推到周子豪面前的操作台上。光谱仪启动时泛起的蓝光映在周子豪的镜片上,宛如一层薄霜。
“比对2028年空难残骸数据。”陈御风声音低沉,毫无波澜,“调用系统数据库。”
周子豪点头,迅速调出飞行王朝系统的接入界面。一串代码自思维终端流入主控台,未来金属数据库随即展开,数百组合金服役曲线在屏幕上滚动。他输入FWS-10改进型编号,筛选出YH-2876批次,再导入新采样的成分分析结果。两道波形图并列呈现——碳化层、晶界偏析、铼元素分布……各项参数的重合度持续攀升。
“疲劳系数一致。”周子豪凝视着最终判定窗口,“99.7%。这不是自然老化,而是长期超负荷运转导致的定向裂解。”
陈御风拿起电子显微镜遥控器,俯身操作。屏幕放大至断裂面的微观结构,阶梯状裂纹清晰如刀刻。他调出历史报告中的原始图像,进行叠加比对。边缘完全吻合,扩展路径一致,甚至连一处微小的二次裂源位置都分毫不差。
沈昭华坐在远程终端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她已绕过三级审批权限,成功接入国家航空事故档案库。一串加密编号被传回B3实验室,正是当年空难调查中提取的核心样本ID。系统自动校验后,确认来源真实有效。
“数据链闭环。”她简洁陈述,“物理证据成立。”
陈御风直起身,左手轻抚腕表表壳。表面完好无损,内里却早已不是普通的机芯。他闭上眼,意识沉入系统界面,调取历史签到记录。时间轴缓缓滑动,最终定格在“2028年6月17日”。
系统随即弹出当日全球航空物资交易日志。
他逐条筛查,最终锁定一笔跨境支付:莱茵动力科技向MTU德国总部汇款480万欧元,用途标注为“旧件回收”。账户持有人信息虽被加密,但通过关联企业链追溯,发现其注册地为开曼群岛,实际控制人为沈明远。
“这笔钱是在空难前还是后付的?”陈御风问。
周子豪正在查阅沈氏集团内部公告存档。他翻到一份人事任免文件,时间戳显示为空难发生后的第三天上午十点零七分。“沈明远签署权力移交书,正式接管航空板块。”他顿了顿,“按流程应耗时两周,但那天审批突然加速,原负责人当天就被解除职务。”
陈御风睁开眼。
这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精密计算的置换——用一场空难,换取一个位置。
他走向保险柜,输入三重密码,取出一枚微型存储卡。这是张建军昏迷前塞进他手中的东西,藏在他父亲遗物手表的夹层中。他将存储卡插入读取端口,等待解码完成。
音频文件加载完毕。
耳机里传来试飞频道的背景杂音,高度计的滴答声,气流扰动的嗡鸣。随后是一段被剪辑过的通讯记录:
“地面指令,调整YH-2876号机推力参数。”
声音清晰,来自指挥塔台的标准通讯频段。陈御风将音频波形拉长,提取IP溯源信息。信号源头指向沈氏集团北京数据中心,权限等级为高管专属通道。
“他们修改了发动机控制逻辑。”周子豪低声说,“远程干预推力输出,制造双发停车的假象。”
“不是故障。”沈昭华接话,“是谋杀。”
房间里陷入寂静,唯有设备散热风扇的低鸣与数据刷新的细微提示音。
陈御风摘下耳机,走到主控台前。他打开加密文档,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溯源”。第一项放入材料比对报告,第二项是交易记录截图,第三项是人事变更时间线,第四项是音频证据及其溯源分析。
每份文件都被设定了独立验证密钥,三人各持部分权限。任何单方面访问都无法完整提取内容,必须三方同时在线授权才能解锁。
“这份资料不能外泄。”陈御风说,“军方尚未介入,现在公开只会被压下来。”
沈昭华点头:“我们可以等启动会。”
“不是等。”陈御风纠正,“是利用。”
他调出明日议程草案。新式航发预研项目启动会,参会方包括研究院高层、军工代表、沈氏集团董事。沈明远必然出席。
“我们不提指控。”他说,“只做技术推演。把数据做成动态模型,从金属疲劳演化开始,倒推十年使用轨迹。再接入交易与人事时间轴,形成完整的因果链。”
“他们会反驳。”周子豪提醒。
“让他们反驳。”陈御风目光落在屏幕上,“只要我们提出‘为何同一台发动机出现在袭击现场’,只要我们问出‘为何沈明远在空难后72小时内接管航空板块’,质疑就会自行生长。”
沈昭华嘴角微扬,开始整理证据呈现顺序,将最直观的材料置于前端。周子豪则着手构建可视化模型,用温度色阶表现金属应力累积过程,关键时间节点以红色标记突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