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台广播的余音尚未散尽,陈御风已推开主控室门。他步伐未停,手中文件夹夹着刚打印出的磁信号溯源图,边走边在思维界面调出飞行王朝系统的权限树。沈昭华快步跟上,公文包紧贴臂侧,耳钉笔已在指尖转动。
“没有适航许可。”她声音压得很低,“军方不会追认一次非法升空。”
“不是非法。”陈御风脚步一顿,目光扫过远处总装车间的灯光轮廓,“是应急响应。张建军能给我们四十五分钟窗口。”
沈昭华眼神微动,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她迅速打开终端,输入一串加密指令,推送模板自动生成——《国产动力平台极限环境采样联合预案》,署名单位包括沈氏航空、航校飞行研究院与第三方检测中心。逻辑链闭环,数据接口预留,只需一个触发点,就能让这次行动披上合规外衣。
“周子豪那边?”她问。
“已经在拆导流罩。”陈御风继续前行,思维界面向系统发出请求:【启动紧急任务模式】。
界面弹出红色警示框:【检测到KZ-907空域电磁扰动等级Ⅲ,是否于禁飞区边缘执行高危签到?】
他默然确认。
刹那间,意识深处展开一幅全息结构图——横跨华夏版图的三条主轴线亮起,分别指向西北某试验基地、东南沿海新材料产业园与西南高原试飞场。每处节点旁浮现出动态参数流:推力匹配度、材料供应周期、空域调度优先级。这不是静态图纸,而是可演算的布局模型,标题为“空中帝国蓝图·初构”。
他没有时间细看,只记住了中心坐标点的激活条件:**首次自主动力飞行穿越禁飞区边界**。
总装车间内,周子豪正跪在机体下方,双手快速拧紧最后一组固定螺栓。CYF-05-01发动机已被接入预存框架,冷却管路完成热插拔对接,仪表盘显示冷启动准备就绪。他的眼镜片蒙着水汽,袖口碳粉蹭到了舱壁,但他顾不上这些。
“密封压差正常,燃油通道无渗漏。”他抬头看向门口,“七分十二秒,比预计快十八秒。”
陈御风走进驾驶舱,安全带自动锁死,手柄反馈力度经三次微调后达到理想区间。他启动自检程序,屏幕逐项跳过绿色对勾。此时通讯频道切入,传来张建军的声音:
“代号‘苍鹰试翼’备案已完成,临时空域授权以教学演练名义下发,有效期至十时零七分。注意,东经线不可逾越。”
“收到。”陈御风关闭舱盖,引擎预热声由低转高。
地面指挥车中,沈昭华将最终版预案上传至军方后勤信息网备份节点,并设置定时公开机制。只要战机进入空域且持续传输数据流,这份文件就会自动激活为“既成事实”档案。
“他们可以事后问责。”她低声说,“但不能否认结果。”
机舱内,导航系统突然发出轻微警报。西北方向磁偏角异常上升0.6度,惯性基准出现微小漂移。这不是设备故障,而是外部干扰源增强的征兆——与十二年前事故当日的信号特征高度相似。
陈御风没有调整航向,反而加大推力档位。机身震颤频率逐渐攀升,当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面板突然闪烁蓝光:【检测到宿主主导国家级航空布局行动,“飞行王朝系统”进阶至Ⅲ级】。
权限解锁提示接连弹出:
- 开放五代机气动外形优化模块;
- 激活稀有合金全球供应链追踪功能;
- 启用“分布式动力架构”模拟推演环境。
他未作停留,直接在思维界面选择【禁飞区中心坐标签到】。
战机破云而上,高度一万一千米。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倾泻而下,照亮机翼前缘的涂装编号:001。
就在机翼掠过KZ-907中心点的瞬间,蓝图全面展开。
新的分支线从国内三大枢纽延伸而出,一条指向北冰洋航线预设监测站,一条连接南太平洋某环礁技术支持点,还有一条深入西亚内陆,标注为“海外材料中转枢纽”。整个模型如同一张无形巨网,覆盖未来十年的航空战略布局。
陈御风打开公共频段,声音沉稳:“华夏航空自主项目编号001,现进入KZ-907执行环境监测任务,全程录像已上传至国防科技档案备份节点,请查收。”
频道陷入短暂沉默。
三秒后,塔台回复:“收到。保持航线稳定,随时报告状态。”
他知道,这句“收到”意味着监管方已默认此次飞行的存在。规则被打破,但秩序仍在延续。
地面指挥车旁,沈昭华关闭终端,仰头望着天空。那架战机已化作远空的一个银点,穿行于厚重云层之间。她右手抚过耳垂上的钻石飞机耳钉,唇角微微扬起。
总装车间外,周子豪摘下眼镜,用衣角擦去镜片水雾。雷达屏上,那个绿色光点正平稳移动,轨迹笔直,毫无迟疑。
“这次,是我们自己飞上去的。”他说。
机场塔台内,张建军合上那本《飞行原理》,指尖拂过扉页题字。他拿起通话器,轻声道:“保持编队间距,注意能量管理。”
话音落下,他并未挂断。
远处天际,战机双发轰鸣,尾焰划破长空。
陈御风的手指搭在操纵杆上,目光锁定前方金色天际线。系统界面悬浮于意识深处,显示:“空中帝国蓝图第一阶段激活中,下一模块解锁条件:完成三次跨区域战略巡航并建立数据回传链。”
他微微前倾身体,将推力杆推至最大档位。
机身加速,穿透最后一层云障。
云海翻涌,如大地崩裂。
前方,空域边界线清晰可见。
喜欢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