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脱离云层裂隙的第七分钟,主控系统完成最后一次姿态校正。陈御风摘下氧气面罩,指尖在飞行日志终端轻点三下,将刚刚截获的全谱段气流数据打上加密标签。作战背心尚未脱下,肩部因高G力压迫仍残留着钝痛,但他已登上接驳车,直奔城南国际会展中心。
发布会现场灯光刺目,投影幕布上还停留着CYF-05在禁飞区边缘爬升的航迹图。台下坐满国内外航空媒体、军方观察员与技术评审代表。沈昭华坐在前排左侧,钢笔悬于记录本上方,翡翠发簪纹丝未动。张建军站在后台监控屏前,手中握着一枚旧勋章,指节微微泛白。
主持人刚宣布进入技术答疑环节,法兰西航空代表团席位骤然起身。一名金发男子抓起投影笔掷向主屏幕,金属撞击声让全场一静。
“参数对比显示,你们的涡扇冷却通道设计与罗罗RB199高度相似!”他声音冷硬,“推力矢量响应曲线、燃烧室压力梯度、甚至二级压气机叶片倾角——这不是巧合,是抄袭。”
镜头瞬间转向陈御风。他未起身,只是将左手搭在控制平板边缘,思维指令穿透系统界面,调出“逆熵流场冷却通道”三维剖面图。图像展开,层层嵌套的非对称导流结构在空中立体呈现,每一道涡旋路径都标注着动态热力学数值。
“请指出,”他开口,语速平稳,“RB199在哪一年拥有这种基于混沌流体建模的逆熵导流设计?”
对方沉默。
陈御风继续操作,画面切换至专利数据库比对模块。左侧为RB199公开图纸时间轴,右侧为系统签到所得技术节点时间戳。两条曲线并列延伸,后者早于前者三年出现同类拓扑结构。
“该模型源自2018年9月17日,空军基地塔台旧址签到所得。”他陈述,“原始数据包经国防科技档案馆时间戳固化,可随时调阅。”
台下嗡声渐起。欧美企业代表交头接耳,有人低声质疑“时间戳能否被篡改”,也有人翻看手中资料,试图寻找漏洞。
沈昭华在此时站起。她合上文件夹,钢笔在“昭”字末笔划出飞鸟弧线,清晰落在所有人视线中。
“国际航协认证组将于下周一正式进驻。”她语气沉稳,“届时将全面开放所有研发流程、材料溯源链及飞行测试数据。在此之前,任何指控都只是猜测。”
她目光扫过法兰西代表席,又落回陈御风方向。两人眼神交汇,短暂而坚定。数据包已完成归档,所有签到记录均绑定生物密钥与地理坐标,无法伪造,也无法删除。
质疑声暂时退潮。
张建军从后台走出,脚步沉稳。他在陈御风身旁停下,低声道:“上面来电话,说暂缓公开更多核心技术细节。”
陈御风没有回头,“他们怕引发外交争议?”
“是。”张建军握紧那枚勋章,“就像十二年前那样,他们想压住一切可能激化的矛盾。”
陈御风手指在平板边缘轻敲两下,调出禁飞区全维度数据集。温度、压力、振动频谱、电磁扰动……每一帧都来自生死边缘的真实采样。
“那就让他们看。”他说,“不是解释,是展示。”
张建军凝视他片刻,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把禁飞区全谱段数据准备好。他们要的不是说法,是铁证。”
说完,他转身离去,身影消失在通道尽头。
陈御风重新投入数据整理。系统提示音轻微响起:【飞行贡献值累计达147万,系统等级进阶至Lv.6,解锁权限:分布式动力架构底层调试接口】。
他未作停留,立即接入新模块,开始重构推力分配算法。屏幕上,一组新的参数矩阵正在生成,对应高原极端气象下的自适应调节逻辑。
沈昭华离开前走到控制台边,留下一句指令:“所有对外口径统一为‘等待认证结果’。”
她未再说话,转身步入电梯。香槟色西装在灯光下泛着微光,飞机胸针始终朝左倾斜七度。
实验室恢复安静。周子豪尚未返回,赵天翔已被羁押,叶婉晴信号中断超过七十二小时。整个团队进入静默攻坚状态。
陈御风调出下击暴流脱险阶段的神经反馈记录,准备将其整合进飞控AI训练库。就在他即将执行写入命令时,主控台右下角弹出一条异常提示:【外部请求访问“逆熵流场”源代码,IP归属地:伦敦-希斯罗航空数据中心】。
他冷笑一声,反向追踪启动。请求源头迅速跳转三次,最终锁定在布鲁塞尔某国际标准委员会备案服务器。
他没有阻断,而是将一段虚假数据包注入回应流,内含经过修饰的“冷却通道失效模拟模型”。若对方接收并分析,将在七十二小时内得出“该设计存在结构性隐患”的错误结论。
做完这一切,他关闭所有外联端口,仅保留国防专线加密通道。随后,将全部飞行数据打包,标记为【一级保密·仅限认证组查阅】,上传至军工联合存储节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