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胪大典是科举制度中仪式感最强的场景之一。
沈清欢作为朝臣站在一旁观礼。
看着从对面走来的洋洋洒洒一群读书人,他们挺直脊梁,阔步向前。
今日是他们目前读书生涯当中最得意的一天。
打头的是江晨和唐秋。
江晨的长相是那种俊秀小生,不像唐秋长得那般有种活力满满的张扬之感。
唐秋的五官精致硬朗又不失温润。
所以当时皇帝就指定他为探花。
江晨的文章最好,稳坐状元。
其他几人此时也是意气风发。
运城府的八人都没超过三十岁,在一群进士里面最是显眼。
沈清欢似是想起什么,低头跟身边的人说了一声。
这么好的苗子,不能就这么便宜了那群整日想三想四的老东西。
想要榜下捉婿,那也要得了她的同意。
之前因为榜下捉婿而废了的才子可不在少数。
原本就年轻气盛,年少登高处,若是没人看顾,被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迷了眼,走了弯路。
那可是得不偿失。
普通人家培养出一个读书人需要举家族之力,很是不容易,若是就这么止步不前或是昙花一现。
对于他们家中就是致命的打击。
銮仪卫的士兵挥舞着长长的静鞭,“啪!啪!啪!”
三下静鞭响彻整个皇宫上空。
周围的人随着静鞭的响声顿时安静下来。
“静鞭三下响,衣冠拜冕旒”。
所有人跪下叩拜,高呼“陛下万岁”。
皇帝不是第一次参加传胪大典。
但是今日的心态与往日不同。
他已经是一位成熟的帝王了。
但内心的紧张和激动,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鸿胪寺的官员开始唱名。
“第一甲第一名,江晨,运城府人士。”
“第一甲第二名,郑霖,昌州府人士。”
“第一甲第三名,唐秋,运城府人士!”
被唱名的三人依次出列,在御道左侧跪下。
接着是唱第二甲。
……
“第二甲第五名……运城府人士。”
“第二甲第二十二名……运城府人士。”
“第二甲第二十八名……运城府人士……”
大臣们听都听麻木了,运城府人士这几个字彻底印在文武百官的心中。
传胪大典持续了半个时辰。
之后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骑马游街的程序了。
沈清欢转身去了太后宫里。
路上路过御花园,此时正值初春,御花园里盛开的花不多。
几株迎春花开的正好,几位新进宫的妃子正在迎春花前面扎堆聊天。
这次选秀进宫的妃子有七八人,可能因为年纪小,倒是经常出来走动。
沈清欢走到路口的时候,三位聚在一起的妃子正挡在路口处。
原本正沉默的几人被突然出现的沈清欢吓了一跳。
只是她们并没见过几次沈清欢,所以一时间没认出来。
其中一个正要呵斥,被旁边一个穿嫩黄色宫装的妃子一把拉住。
“臣妾给玺华长公主请安。”
其他两人听见是玺华长公主,脸色微惊,赶紧跪下行礼。
“是卿尘的妃子?免礼吧。”
她看着嫩黄色宫装的女子,“你认得本宫?”
江韵儿福身,“听说殿下喜穿红衣,就连上战场打仗的时候也是一身红色劲装。”
“普天之下能把红色穿出凌冽之感的只有殿下了吧?”
京中崇拜沈清欢的女子不知凡几,却无一人能穿出沈清欢的味道。
那种张扬肆意又带着杀气的感觉,能让小姑娘的心怦怦直跳。
不是见了钟情的男子那般,而是不受控制带着敬畏的心跳。
沈清欢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话,有些惊讶。
她没说什么,看了眼第一个认出她的妃子,然后就从一边的路口走了。
她走后,三人起身摸了摸怦怦直跳的心口。
薛若若擦了擦额角的汗,“呼……那就是传说中的玺华长公主吗?”
“之前要是知道她是这么个气质,这么个长相,我还跟她争什么争啊,我哪争得过啊!”
江韵儿瞥了她一眼,“这下知道了吧?注意你的言辞,在这深宫,最不能得罪的就是这位玺华长公主。”
“虽然她不经常来后宫,但你们也得时常注意,一点对她不利的话也不能说,颖儿还好,特别是你若若。”
徐家为了徐招娣进宫,竟给她改了名字,如今叫徐颖。
“知道了,知道了,再也不敢了。”
徐颖也坚定的点点头,她看向消失在路尽头的那道红色身影。
韵儿说得对,那道红色除了她无人能穿得出那种韵味。
“母后,我来啦。”
永寿宫内,沈清欢进门就窝到太后身边。
太后见状笑道,“怎么今日的传胪大典很精彩?看把你高兴的。”
“传胪大典还好。”
“是刚才经过御花园的时候看到了几个新人。”
太后微微转头,“怎么样,卿尘的这几个妃子还不错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