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村到小乙家,苏碧海一路感叹,“没想到现在的边境小村建设得这么好。家家户户都是统一干净明亮的砖房,不似百年前,都还是土坯墙呢,遇到恶劣天气四处漏风滴雨,根本没法住人。”
“是啊,这都是现任华夏政府治理得好。您看到的这些房子,每户村民只用象征性地拿出很少的钱,其他的都由村委会和华夏政府补贴,建盖而成的。”
“原来如此!”苏碧海频频点头。
小乙眉飞色舞地一面介绍塔克村的现状,一面将她带到自己租住的农家小院里。
小乙租的民房并没有苏碧海想象中那么简陋,她还以为是土坯房呢。
这是一户农家小院,院里被小乙开垦出一小块土地用来种菜。房屋是简简单单的白墙水泥地,屋里有几件常用的家具,其他就没啥了。
小乙搬出一张竹编椅子,扯着袖口简单地擦拭了一番后,恭敬地请苏碧海落座。
苏碧海笑了,“你也不用这么客气,咱们现在是在凡间,就当是普通朋友那样吧。”
“诶,好的。”小乙笑笑,惯性地又拱了拱手。
话虽如此,可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
随便吧!苏碧海也不再纠正。
小肚子在这个时候闹起了脾气,咕噜咕噜地叫个没完。
苏碧海无奈地拍了拍扁塌的肚皮,问道:“你家有饭吃吗?”
“啊?这……”小乙有些为难。
“难道你也不吃饭?”苏碧海愕然。
在葛山神那里,虽然每天都能蹭到些贡品吃,可大多都是冷食。难得今早吃了碗热粥,还是葛山神托梦给塔克村村长,让他送上山来的。
此刻都进村了,苏碧海琢磨着就算小乙家没吃的,能不能去相熟的村民家蹭个饭?!
当然也不会白吃白喝,苏碧海自然会给别人一些“报酬”。
“回神君的话,小神这只有一些红薯,青菜啥的,平时我也不会做饭,就用种的菜跟村民换口热饭吃吃。”
哇哦!苏碧海上下打量着小乙,“看不出来啊,堂堂京大民俗系的教授,现在过得如此艰苦朴素。你瘦了起码二十斤吧?是因为这几个月都没沾荤腥的缘故?”
之所以苏碧海刚刚见到小乙一时半会儿没认出来,就是因为他如今的身材与之前在京大见到的模样相距甚远。
嘿嘿……小乙讪笑道:“让神君见笑了。”
苏碧海无奈,扫了一眼空荡荡的院落,她盯着那块菜地,说道:“那是……红薯叶。”
“是的,碧海神君还认得凡间的作物?”
“瞧你这话说的,吾好歹在凡间流浪了一千年,啥没见过呀!”
“是是是!”
苏碧海走到种了红薯的土地前蹲下,用手试着掐了一下茎叶,心喜道:“还是嫩的,可以吃。”
“啊?”小乙不明白,“神君,这个您会做吗?”
苏碧海骄傲地扬起下巴,说道:“你不知道吧,吾在凡间可是开宵夜店的,什么菜都会做点。”
“神君厉害!”小乙竖起了大拇指。
“你家还有什么能吃的?”
“这……”小乙挠了挠耳朵,看向厨房的方向。
“那里是厨房?”苏碧海手指着,双脚已经走进屋内。
她在厨房里巡视了一番,就像巡视自己的领地似的,生怕遗漏掉什么。
“黄瓜,红薯……”
苏碧海揭开一个陶缸上的盖子,往里瞅了一眼,惊喜道:“有米耶!”
“米是有的,村民们教我做过猪油饭,还挺好吃的。”
“猪油?!”苏碧海眼睛一亮,“你家有吗?”
“有的有的。”
小乙小跑到橱柜前,从架子上取下一个搪瓷盆,揭盖给苏碧海看。
“神君你看,这就是猪油,是邻居大婶熬的给了我一些。”
苏碧海十分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在厨房里找到了几个鸡蛋和两根黄瓜,她把袖子撸到手肘处,让小乙去隔壁借点小米辣椒、大蒜、小葱……她要开始大展身手了。
这个农家院的厨房是传统的柴火灶,做饭之前得先生火。
苏碧海从一旁捡起一些容易燃烧的枯草,手指一点,枯草迅速燃起小火苗,她赶忙把燃烧的枯草丢进灶膛里。
甩了甩被烧烫的手指头,在耳朵上捏了捏。
屁兜也没闲着,从屋外的柴火垛里挑了几根看得顺眼的木柴,拖进厨房丢进灶膛里。
“哟呵!”苏碧海觉着新奇,“你还懂生火?”
屁兜嘿嘿一笑,“以前在山里住,时常见村民这样做。”
汤圆这个吃货则是从院子里刨出了几个红薯,兴奋地指着红薯对苏碧海说:“姑娘,咱们烤红薯吃吧。”
呵呵……
苏碧海鄙视道:“是你自己想吃吧。”
“神君!神君!”
小乙从隔壁邻居家借东西回来,除了苏碧海交代的配料之外,手里还拎着半块腊肉。
“神君,你看我弄来了什么!”小乙拎起半块腊肉在苏碧海眼前晃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