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铃响的瞬间,教室里像炸开了的爆米花桶,学生们背着书包涌向食堂的脚步声、说笑打闹声、值日生拖拽拖把的哗啦声,混在一起撞向走廊,掀起一阵喧闹的浪。林溪刚把速写本塞进画具箱,就被苏晓晓一把按住了手腕。
“别急着走,”苏晓晓的眼睛亮得像藏了两颗星星,神秘兮兮地从桌肚深处拖出个粉色笔记本——封面上贴满了层层叠叠的卡通贴纸,有吐舌头的小狗、戴蝴蝶结的猫咪,还有举着奖杯的小熊,边缘已经磨得起了毛边,显然被翻了无数次。“今天给你开节‘校园八卦小课堂’,保证一节课内让你摸清星泽中学的‘人物关系网’,以后在这儿混,没点情报可不行。”
林溪看着那本比砖头还厚的笔记本,忍不住弯了弯嘴角:“你这是把八卦当成毕生事业来做啊?”
“那可不,”苏晓晓得意地翻开笔记本,纸页间飘出淡淡的荧光笔香味,“这里面可是我两年的心血!从校长办公室的绿萝上周浇了几次水,到初三(3)班谁偷偷在操场角落递情书,应有尽有。”她用指尖点了点某一页的标题——“初二(1)班核心人物分析”,“先从咱们班说起,重点讲‘三大巨头’。”
“三大巨头?”林溪好奇地凑过去,鼻尖差点碰到笔记本上被荧光笔圈住的名字,纸页边缘的毛边蹭过脸颊,有点痒。
“就是陆知行、江翊,还有张琪啊。”苏晓晓突然压低声音,像在泄露什么国家机密,手指在桌面上敲出“咚咚”的轻响,“这三人可是星泽中学的‘传说级人物’——陆知行是阳光校草,篮球打得能进市队,人缘好到连食堂阿姨都会多给他打块排骨;江翊是高冷学神,常年霸占年级第一的宝座,连数学老师都得让他三分,据说上次竞赛题太难,是他给老师提供了三种解法;张琪是全能才女,学习稳居前三,画画拿过省级奖,还是学生会主席,据说追她的男生能从教学楼排到校门,绕操场两圈。”
她飞快地翻到下一页,上面贴着三张用透明胶带粘住的偷拍照片:陆知行在篮球场上扣篮,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往下滴,砸在锁骨窝里,笑得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阳光在他发梢跳跃;江翊站在领奖台上,手里举着物理竞赛的水晶奖杯,侧脸冷硬如被寒风吹过的雕塑,眼神专注得像在解一道超难的题;张琪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弹钢琴,白色的连衣裙裙摆随动作轻轻晃动,像只展翅欲飞的蝴蝶,指尖在琴键上跳跃的样子温柔又专注。
“厉害吧?”苏晓晓用手指轻轻戳了戳江翊的照片,“这张可是我蹲了三个晚自习才拍到的。学神平时根本不让人拍照,上次有个女生想跟他合影,被他一句‘浪费时间’怼得差点哭出来。我是趁他上台领奖时偷偷拍的,角度不太好,将就看。”
林溪的目光落在江翊的照片上。他领奖时的眼神坚定又疏离,和平时那个会脸红、会慌乱的少年判若两人。她想起他写在鹅黄色便签上的清隽字迹,想起他讲题时微微蹙起的眉头,突然觉得,照片里的他像层厚厚的冰壳,壳里藏着的柔软,只有靠得足够近才能看见。
“他们三个……关系很好吗?”林溪想起陆知行总爱追着江翊打闹,又想起张琪总在课间找江翊讨论问题,阳光落在他们三个身上时,像幅和谐的画,可她总觉得那画面里藏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张力。
“表面上是‘铁三角’,其实暗流涌动。”苏晓晓突然兴奋起来,从笔袋里摸出支粉色荧光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大大的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写着他们的名字。“陆知行和江翊是光着屁股长大的发小,住在同一个小区,说是‘铁哥们’,其实更像‘相爱相杀’——陆知行总爱逗江翊,上次把他的物理竞赛书藏起来,害他找了整整一节课;但江翊嘴上嫌他烦,却会在他数学考砸时,默默把错题本塞给他,上面还标着‘这道题的三种解法’。”
她顿了顿,笔尖在张琪的照片上画了个圈,墨水晕开一小片粉雾:“张琪和江翊是小学同学,两家是世交,张琪的妈妈和江翊的奶奶是老同事,总说‘要是琪琪是个男孩,就能跟小翊拜把子了’。”苏晓晓突然凑近林溪,用气音说,“但我姐说,张琪妈妈其实更想让他们‘青梅竹马到白头’。你没发现吗?张琪总找借口问江翊题,那些题她早就会了,上周她问的那道物理题,明明是她上次竞赛拿奖的原题。”
林溪的心莫名沉了一下,像被什么东西轻轻砸了砸。她想起张琪递作业给江翊时,指尖不经意擦过他手背的瞬间;想起张琪看她时,眼神里那点不易察觉的疏离;想起上次美术课,张琪看着她画的速写本,轻声说“你画得真好”,语气里却藏着点说不清的距离。原来那些不是错觉。
“那陆知行呢?”她下意识地问,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笔记本的塑封封面,塑料的纹路硌得指腹有点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