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看着鬼脸忍不住笑出声,连忙捂住嘴,抬头时正好对上江翊的目光。他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显然把他们的小动作尽收眼底。林溪的耳尖更烫了,赶紧低下头演算,连握笔的手指都用了力气。
“这道题的辅助线应该这样画。”江翊突然开口,手指点在林溪的数学卷子上,“你之前的思路绕远了,就像走迷宫时选错了入口,再努力也到不了终点。”他的指尖沾着点黑色墨迹,大概是做笔记时蹭到的,在白色的卷面上格外显眼。
林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瞬间理清了思路,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她抬头道谢时,发现江翊的笔记本上画着个简单的时间表,从九点到下午五点,每个时间段都标着学习内容,旁边还用红笔写着“林溪&陆知行:迟到”,字迹后面画了个小小的哭脸。
“你还做了时间表?”林溪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那张比课程表还详细的计划,“连休息时间都标好了?”江翊合上笔记本,端起茶杯喝了口:“心理学上说规律的作息能提高效率,你们可以参考这个时间分配,比盲目刷题更有用。”他顿了顿,看向陆知行,“尤其是你,物理错题集里的实验题错误率很高,上午重点攻克这个。”
陆知行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像被老师点名的学生,赶紧把物理错题本翻出来:“确实,我总搞不清实验步骤,感觉比打篮球难多了。”江翊拿出红笔,在错题旁边圈画:“其实实验题和篮球战术一样,都有固定的流程和逻辑,你看这个步骤……”
林溪看着他们讨论物理题的样子,阳光落在两人身上,勾勒出温柔的金边。陆知行时不时点头,眉头从紧锁到舒展,江翊讲解时语速平缓,条理清晰,把复杂的实验步骤拆解得简单易懂。林溪突然觉得,被江翊“抓包”迟到也不是坏事,至少收获了专属的错题讲解。
中午去休息区吃饭时,陆知行把带来的三明治分给林溪一半,自己啃着剩下的半个:“下午我带了充电宝,困的话可以靠一会儿,别硬撑。”林溪咬着三明治,看着他眼底淡淡的黑眼圈:“你是不是也没睡好?昨天计划做太晚了?”
“嗯,有点兴奋过头了。”陆知行挠了挠头,耳尖发红,“第一次和你一起寒假补课,有点紧张,怕计划做得不好。”林溪的心像被填满了,甜丝丝的,她从书包里掏出颗橘子糖,剥开糖纸递给他:“奖励你的,计划做得很好,比老师的还详细。”
江翊端着餐盘走过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他把餐盘放在桌上,里面是简单的青菜和米饭,笑着说:“看来有人的‘迟到惩罚’提前解除了?”陆知行把橘子糖往嘴里一塞,含糊不清地说:“她表现好,提前释放。”林溪的脸颊发烫,把另一颗橘子糖推给江翊:“这个给你,谢谢你的时间表。”
江翊没有推辞,接过来放进嘴里,镜片后的眼睛弯了弯:“橘子糖比咖啡提神,下次可以多带点。”他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装着晒干的柠檬片,“泡水喝能提神醒脑,比喝碳酸饮料健康,你们可以试试。”
下午的学习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按照江翊的时间表,每学习一个小时就休息十分钟,既能放松大脑,又不会打乱节奏。休息时陆知行会拉着林溪去走廊散步,活动僵硬的脖颈,江翊则留在座位上看书,偶尔抬头望向窗外,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安静得像幅画。
“你说江翊会不会觉得我们很吵?”林溪站在走廊的窗边,看着楼下的积雪,“他那么喜欢安静,我们俩总在旁边小声说话。”陆知行靠在墙上,双手插兜:“不会,他要是觉得吵早就换位置了。”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觉得他其实挺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的,上次他说心理学案例时,眼睛亮得像星星。”
林溪想起江翊分享案例时的样子,确实和平时冷静的他不太一样,带着点少年人的兴奋和热情。她突然觉得,所谓朋友,就是从陌生到熟悉,从拘谨到自然,像现在这样,即使安静地坐在一起做题,也觉得温暖而安心。
放学收拾书包时,林溪发现江翊在她的数学卷子上贴了张便利贴,上面写着“今日错题总结”,把她做错的题目类型和错误原因都列了出来,最后画了个加油的表情:“明天不许迟到,图书馆的暖气十点后才最足。”字迹清秀又认真,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
“他居然帮我总结错题了!”林溪举着便利贴给陆知行看,眼睛亮得像发现了宝藏。陆知行凑过来看了看,酸溜溜地说:“他怎么不给我总结?难道我不是重点帮扶对象吗?”话虽如此,嘴角却弯着笑意,显然也觉得江翊的举动很暖心。
走出图书馆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江翊要去参加心理学兴趣班的晚自习,和他们在路口告别。分开前,他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个小小的闹钟,递给林溪:“这个送给你,带震动功能,下次应该不会睡过头了。”闹钟是浅蓝色的,和他的笔记本一个颜色,上面画着星星月亮的图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