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主力啊——”群里立刻有人拖长语调起哄,后面跟着一串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原来林溪是主力啊,那我们都是替补呗”“那江翊是什么位置?最佳助攻吗?这阵容有点意思”。林溪看着这些越传越离谱的调侃,刚想打字解释,外婆端着一盘红彤彤的草莓走过来说:“这孩子真有意思,发红包还分主力替补,跟我们过年包饺子似的,有的饺子包硬币,有的包糖,有的啥都没有,各有各的心意。”
林溪被外婆的比喻逗笑了,拿起一颗饱满的草莓咬了一口,甜津津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带着阳光的味道。手机又“叮咚”响了,是陆知行发来的单独消息:“下午有空吗?我妈给我买了个新篮球,限量版的!去球场练练?顺便给你讲讲‘主力该怎么保持最佳状态’,保证实用!”
她正想回复,江翊的消息也到了:“下午如果有空的话,我整理了一些绘画比赛的参考资料,想发给你。上次你说纠结向日葵的构图,我画了几个草图,或许能给你点灵感。”
两条消息并排躺在屏幕上,像两个小小的选择题,等着她做出回答。林溪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院子里的向日葵在风中点头,回复江翊:“有空!太谢谢你了,我正好在纠结构图问题,正想请教你呢。”然后回陆知行:“下午要准备比赛素材,得研究参考资料,下次再一起打球呀,到时候请你吃外婆种的草莓,超甜的!”
陆知行秒回一个“OK”的表情包,后面跟着句“没问题!加油!等你拿奖了请客,我要吃最大份的草莓蛋糕!”林溪看着他的回复,心里暖暖的。陆知行虽然爱起哄、爱开玩笑,却总能在细微处让人感受到真诚的善意,像冬日里不刺眼的阳光,温暖又不灼人。
下午两点,阳光正好,温度不高不低。江翊发来一个压缩包,里面是十几张精心绘制的草图和详细的参考资料。他的线条干净利落,每一笔都透着认真,每个构图旁边都标注了光影角度、色彩搭配建议,甚至还有一行小小的备注:“这几个角度适合捕捉向日葵的动态感,下午三点左右阳光斜射,光影层次最丰富,可以去院子里观察写生,效果会更好。”
林溪看着这些细致入微的标注,想起他之前修画架时认真专注的侧脸,心里泛起一阵暖流,像喝了杯温热的蜂蜜水。她抱着画板走到院子里,外婆种的向日葵正迎着阳光灿烂绽放,金黄色的花瓣像被镀了层金边,边缘还带着细小的绒毛。她按照江翊说的角度观察,果然发现了之前没注意到的光影变化,花瓣的明暗层次变得格外清晰。
手机突然响了,是陆知行发来的照片,他穿着红色的运动服,在篮球场上比着加油的手势,笑容灿烂得像太阳,背景里的篮板上贴着张用马克笔写的纸条,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林溪比赛必胜,加油加油!”。“看到没!给你专属加油牌!”他还发了段小视频,一边拍着篮球一边说,“等你比赛完,我教你打篮球,给你当专属陪练,包教包会!”
林溪笑着回复:“谢谢你的专属加油牌!太用心了!我一定好好比赛,不辜负你的加油!”她把照片保存下来,觉得这个新年充满了温暖的约定,像向日葵的花盘里装满了阳光和希望。
傍晚时,张老师在群里发了条消息:“收到大家的新年红包啦,老师也来凑个热闹,发个‘未来可期’红包!祝参加比赛的同学取得好成绩,祝大家新的一年学有所成,天天开心!”红包刚发出来就被瞬间抢空,林溪手快抢到了“¥20.24”,正好是明年的年份数字,寓意着新的开始。
“张老师也偏心!”苏晓晓第一时间发来截图,语气里满是调侃,“我抢到¥5.20!你抢到20.24!这是在祝你们明年还在一起,长长久久啊!官方认证!”林溪无奈地回了个“捂脸”表情,心里却忍不住想起江翊说的“满分”红包,嘴角悄悄上扬,藏不住笑意。
群里开始分享各自的新年趣事,有人晒老家热闹的庙会照片,舞龙舞狮的场面格外喜庆;有人发年夜饭的视频,满桌的菜肴让人垂涎欲滴;陆知行发了段打篮球的高光时刻视频,配文“为主力加油预热,保持最佳状态”;江翊则发了张书桌的照片,上面摆着摊开的画纸、几支常用的画笔和颜料,角落里放着林溪送的糖霜饼干,包装纸闪着淡淡的光,配文“新年宜创作,灵感满满”。
林溪看着那张照片,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画纸上,饼干的轮廓在光影里显得格外温柔,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突然想起苏晓晓的“磕CP笔记”,也许那些被记录的瞬间,不只是朋友们起哄的玩笑,更是藏在青春里最细腻、最真诚的心意,像红包里的数字,看似随意,却藏着说不出口的祝福和关心。
她拿起画笔,在画纸上轻轻勾勒向日葵的轮廓,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流畅的线条,心里充满了踏实的暖意。陆知行的专属红包是热闹的鼓励,像篮球场上热情的欢呼,明亮又热烈;江翊的满分红包是沉静的支持,像画室里柔和的灯光,温暖又坚定。这两种不同的温暖,都让这个新年变得格外生动而有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