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带着初夏的燥热,吹得实验中学的香樟树叶子簌簌作响。距离高考只剩最后一个月,高三(1)班的倒计时牌上,鲜红的数字“30”格外醒目,课桌上的复习资料堆得更高,连课间十分钟,大多数同学都在埋头刷题,只有偶尔传来的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构成了教室里最常听见的旋律。
林溪坐在座位上,正对着一张地理航拍图发呆——图上是南方美院附近的街区,红墙黛瓦的老建筑旁,种着大片的香樟树,和她想象中“能在画纸上长出春天”的地方一模一样。她偷偷把这张图夹在速写本里,累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仿佛这样,就能离梦想更近一点。
“发什么呆呢?这道‘气候类型判断’的题,你上次不是说不会吗?我刚整理了答题模板,给你看看。”陆知行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把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便签纸递过来,手指不经意间碰到林溪的速写本,上面露出的航拍图一角,刚好被他看在眼里。
林溪赶紧把速写本往抽屉里塞了塞,接过便签纸,脸颊有点发烫:“谢谢啊,我刚才就是有点累,想歇一会儿。”
陆知行笑了笑,没拆穿她的小紧张,只是坐在她旁边的空位上,指着便签纸说:“你看,判断气候类型主要看‘气温’和‘降水’两个维度,先根据最冷月气温确定温度带,再根据降水季节分配确定具体类型,比如……”他讲得很认真,手指在便签纸上划出清晰的逻辑线,连最难记的“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都编了个小口诀帮她记忆。
林溪听得很专注,偶尔抬头时,会看到陆知行额角渗出的细汗——他最近总是这样,明明自己的复习任务也很重,却总想着帮她和江翊整理知识点、总结答题技巧,好像永远有花不完的精力。
“听懂了吗?”陆知行讲完,抬头看向她,眼里带着一丝期待。
林溪点点头,把便签纸小心翼翼地夹进地理笔记本里:“听懂了,你编的口诀真好记,比我死记硬背强多了。对了,你自己的复习怎么样了?上次模拟考,你的数学好像还没到目标分吧?”
提到自己的成绩,陆知行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快了快了,再练几套真题应该就能上去了。我目标又不高,能考上南方理工的计算机专业就行。”
“南方理工?”林溪愣了一下,“我记得你之前说,想去北方的大学,说那边的计算机专业更强啊?怎么突然改主意了?”
陆知行的脸颊突然红了,眼神不自觉地飘向窗外,声音也低了些:“就是……突然觉得南方也挺好的,气候温暖,而且……离有些地方近。”
林溪没太明白他的意思,只是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南方确实挺好的,尤其是春天,到处都是花,特别适合画画。我要是能考上南方美院,一定要去附近的老街多画几幅画。”
“那挺好的,”陆知行的声音轻轻的,却带着一丝认真,“南方理工离南方美院不算远,坐地铁也就半小时。到时候,我可以陪你去老街画画,还能帮你拎画具包。”
林溪这才反应过来,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瞬间明白了陆知行改主意的原因。她看着陆知行泛红的耳尖,又想起之前他默默帮江翊处理麻烦、每次都记得她爱吃的草莓蛋糕、总是第一时间察觉她的不开心……那些她以为是“朋友间的照顾”的细节,原来都藏着不一样的心意。
教室里很安静,香樟树的影子透过窗户,落在两人之间,空气里好像多了一丝甜甜的味道。林溪张了张嘴,想再说点什么,却看到江翊拿着数学试卷走过来,赶紧转移话题:“江翊,你来得正好,刚才知行给我讲了气候类型的答题模板,特别好用,你要不要也看看?”
江翊笑着点点头,接过便签纸,却在看到陆知行和林溪之间微妙的气氛时,挑了挑眉,没多说什么,只是认真地看起了便签纸。
晚自习结束后,三人一起走出学校。夜色渐浓,路边的路灯亮了起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江翊借口“要去买瓶水”,悄悄加快脚步,把空间留给了林溪和陆知行。
“那个……”陆知行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林溪,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还有一丝藏不住的认真,“我其实不是突然想考南方理工的,我是……早就想好了。我知道你想去南方美院,所以我也想考去南方,这样就能经常看到你,还能帮你做点事。”
林溪的心跳瞬间加快,脸颊烫得像发烧一样,却还是抬起头,看着陆知行的眼睛:“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因为……”陆知行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我想陪着你。你喜欢画画,我可以帮你找最好的写生地点;你遇到困难,我可以第一时间帮你解决;就算以后你有了更远大的梦想,我也想站在你身边,看着你一点点实现。林溪,我的梦想,就是能一直陪着你,不管是现在一起高考,还是以后一起走更远的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