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在给先生做完全面细致的身体检查后,心情终于稍稍放松了一些。经过一番仔细的诊断和评估,他确定先生身上那些曾经令人担忧的重大疾病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情况正在逐渐好转。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仍有极少数病症尚未完全康复。不过,陈阳对此并不十分担心,因为他深知人体自身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调养,这些残留的病症也会在先生的身体自我修复机制下逐渐痊愈。
确认先生的身体状况基本稳定后,陈阳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他看着先生,关切地问道:“先生,我一直想不明白,这次突如其来的变革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咱们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正是大家齐心协力、大展宏图的时候啊!怎么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不仅让大家感到惶恐不安,也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先生听了陈阳的问题,缓缓地坐了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似乎心中也有许多无奈和苦衷。他沉默片刻,然后说道:“这件事情啊,其实大先生在最初并没有和我商量过。当他在众人面前正式提出这个变革大先生在最初并没有和我商量过。当他在众人面前正式提出这个变革后,我也不好去反对,现如今正是大家需要团结一致去奋斗的时候,如果我持反对意见,那么必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误以为我们两个关系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到那时候这些关系事件就会被有心人无限放大,造成不好的影响,其实大先生在提出这件事的时候,也有一定可取之处,只是被有些人给钻了空子,导致现在变革的方向发生改变,走向了一个不可控的局面。”
先生接着说道:“自灾情过后,社会上其实早就暴露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我们外部,甚至连我们内部都无法避免。这个问题就是社会群体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尤其是在粮食危机出现之后,这个原本可能需要一二十年才会显现出来的问题,被提前暴露在了公众面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陈阳这时插话道:“您说的是仇富心理吗?”先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当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之后,这些社会矛盾就会逐渐浮出水面。当灾民们饿得只能靠吃树皮和观音土来维持生命时,那些富人们却还能享受着大米馒头等美食;当这些灾民们饿得走投无路,甚至不得不易子而食时,那些富人们依然可以若无其事地吃着他们的大米馒头。你说,这些人会怎么想呢?如果我们不去设法平衡和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下一次很可能就会引发暴动了。”
陈阳疑惑地问道:“难道社会发展,就不能允许富人的存在吗?还是说所有的富人都是为富不仁的?”先生微微一笑,解释道:“这其中一个原因是贫穷惹的祸,另一个则是需要广开民智。想当年,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外敌入侵,在那样艰难的时刻,只要是支持我军,或者不投敌的,那些地主资本家很多都存活下来了。不可否认,确实有很多是为国为民的好商人,但也有不少人心思不纯,只是因为战乱而隐匿起来了。等到建国以后,这些大财主就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出来,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陈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所以,要想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这变革确实是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先生表示赞同,接着说:“没错,而且现如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识字,他们只知道自己有那一亩三分地,然后听天由命。如果人人都能知礼耻,敏而好学,敬畏法度,那么人人都可以如龙一般,共同富裕,这样一来,就不会再出现这种因贫富差距过大而导致社会矛盾的情况了吧。”
先生喃喃自语道:“真有这样的社会吗?”他的声音充满了疑惑和难以置信。
陈阳则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会有的,先生。”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仿佛对这个社会的存在有着十足的把握。
先生接着说:“再加上现在我们与熊国那边的关系僵化,导致那边对咱们的极度不信任。他们那边单方面撤回专家,终端技术援助,这对我们国家的研发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陈阳点头表示认同,他深知这一事件给国家带来的困境。由于熊国的撤资和技术封锁,国家的研发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许多项目被迫中断,科研人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陈阳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继续说道:“但正是这种困境,促使我们不得不独立自主地进行研发,闭门造车。虽然这会让我们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也正是这种压力,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进,加速变革的步伐。”
陈阳深知这段时期,尤其是与熊国关系僵化,对飞速发展的国家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但他也明白,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国家才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不屈的精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