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积极进取,不断研发新产品,推陈出新。绝对不能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认为现在能挣钱就够了,何必那么拼命呢?然而,你们有没有想过,今天能挣钱并不代表明天也能挣钱啊!”
大伯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顿了顿,接着说:“此外,我们的种植养殖区也不能固步自封。我们应该走出去,向其他地方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干的,多与他们交流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产业。”
最后,大伯提到了销售渠道的问题,也就是产品的买家。他强调说:“大家一定要抽出时间去尝试接触新的买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产品的竞争力,保持库存的周转率。否则,我们的产品很容易积压在仓库里,成为我们的负担。”
大伯说完之后,他的语气变得格外沉重,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无尽的关怀和期望。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好了,孩子们,这些就是我能给你们的建议。它们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都是我多年经验的积累。至于你们是否选择听从,那完全取决于你们自己的判断。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够认真思考,权衡利弊,做出对村子和大家都最有利的决定。”
村长和村干部们立刻恭敬地回应道:“大伯,您的话我们都铭记在心。我们绝对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您对我们的教导和帮助,我们感激不尽。您说的这些宝贵建议,我们一定会牢记于心,并努力付诸实践。如果有谁胆敢背信弃义,违背您的期望,那我情愿遭受天打雷劈的惩罚!”
其余的村委们也纷纷附和,表示坚决支持村长的表态。他们一个个神情严肃,信誓旦旦地保证着,仿佛要将大伯的话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大伯看着众人如此诚恳的态度,心中暗自点头,表示满意。然而,他嘴上还是谦虚地说道:“大家不必如此,我只是希望咱们村子能够越来越好。毕竟,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大家都希望它能够繁荣昌盛。说不定哪天,我还会回来看看呢。”
村长满脸笑容地说道:“大伯啊,您可千万别跟我们见外,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我们大家都盼着您呢,还指望着您有空回来给我们指点指点工作呢!”
大伯哈哈一笑,爽快地回答道:“好啦,好啦,我可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你们要是在工作上遇到啥难题,尽管来找我。我虽然能力有限,但只要能帮上忙的,一定不会推辞!”
村委会的成员们听到大伯这么说,都纷纷表示感激之情,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大伯”。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天,气氛十分融洽。随后,大家便相继起身告辞,各自散去。
大伯一家接下来的几天都在忙碌地收拾东西,将能带走的物品都一一整理好。终于,到了出发的那一天。
清晨,阳光刚刚洒在村子的屋顶上,一辆小汽车缓缓驶来,车后紧跟着一辆轧钢厂的货车。车轮滚滚,扬起的尘土如同一股黄色的旋风,瞬间打破了村子早晨原有的宁静。
两辆车稳稳地停在了陈家大院的门口,引擎的轰鸣声和刹车的尖锐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空气中回荡。
随着车门的打开,四个年轻人从车上走了下来。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吸引了周围村民们的目光。
这些人正是陈阳、何雨柱、许大茂和陈硕,他们之所以会聚集在这里,原因其实很简单——陈父通知他们回村帮忙大伯家搬家。
原来,在陈父与何雨柱一同返回村子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将一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大伯一家,包括爷爷奶奶,都已经同意搬家啦!这个消息对于陈阳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
要知道,搬家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陈父对此深有体会,因为他自己家搬家的时候,由于只有父母两人搬到他们家,所以东西并不是很多。基本上,父母的衣物之类的物品就占了大部分,其他的东西基本上都没有带过来。毕竟,这边陈家家里的生活用品都比较齐全,陈父陈母本来只是因为要照顾即将到来的孙子孙女,所以才想着暂住一段时间,帮陈阳和萧萧照顾宝宝。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世事无常。谁能想到,陈阳竟然如此“狡猾”,有办法让陈父陈母一直常住了下来了。
然而,大伯家的情况却截然不同。除了陈林之外,他们全家人都居住在农村的家中。这个大家庭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加起来共有九口人。当然,陈林和孙红梅并不在这个范围内,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物品需要搬运,留下来纯粹是为了帮忙而已。
正因为如此,陈家的东西可谓是堆积如山。尤其是老一辈人,由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对于每一件物品都格外珍惜,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基本上都要带上,这使得行李的数量变得异常庞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