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陈奶奶所说,在建国初期,高中生的含金量比现在的大学生还要高,他们属于国家的高精尖人才,这样的人必定会被国家分配一份好工作,而且到现在肯定会过得非常不错。
想到这里,陈阳不禁为堂哥感到惋惜。如此优秀的一个人,却因为钱的事情而功亏一篑,实在是令人遗憾。大伯和大伯母听到这个消息后,同样难以置信地看向陈松,似乎在询问他,爷爷奶奶所说的是否属实。
陈松沉默不语,始终低着头,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然而,他那低垂的目光和紧抿的双唇,却无法掩饰内心的波澜。众人注视着他,从他的表情中,隐约能察觉到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大伯母的声音带着哭腔,颤抖地问道:“儿子,你爷爷奶奶说的都是真的吗?”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陈松的心上。他缓缓抬起头,看着母亲那充满痛苦和疑惑的眼神,终于开口说道:“妈,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嘛呢?”
大伯母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瞬间涌出眼眶。她的心如刀绞,为儿子所经历的一切而痛心。大伯则默默地坐在一旁,不停地抽着手中的烟袋,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整个家庭都被一片死寂所笼罩,没有人再说话,只有大伯母的抽泣声在空气中回荡。过了好一会儿,大伯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猛地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脸上。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家回过神来的时候,大伯母急忙上前制止,焦急地喊道:“老陈,你这是怎么了?”
大伯深深地叹了口气,自责地说道:“都怪我啊!要不是我之前一门心思都扑在村子里,家里也不至于过不下去。如果我能多关心关心咱们的孩子,也不会出这么大的差错。要是我早知道阿松学习这么好,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一定要供他念书啊!”
大伯母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泣不成声地说道:“我真的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啊,自己儿子的心事,我竟然从来都没有关注过。”她的声音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陈松见状,连忙安慰父母道:“爸妈,你们别难过,这都不是你们的错。咱们家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我要是再去学习,那才是不知好歹呢。”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奈和对家庭状况的理解。
这时,陈松的妻子何冰也附和着说:“是啊,爸妈,你们能把陈松养这么大,没让他饿死,这已经是他最大的福报了。”她的语气诚恳而坚定,似乎在为陈松的成长经历辩护。
一旁的陈阳听到这些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他怎么也想不到,堂哥陈松之前的求学经历竟然如此曲折。如果不是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堂哥的聪明才智,绝对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陈爷爷这时语重心长地说道:“好了,孩子们,今天我把这件事情告诉大家,并不是要让大家在这里相互议论。我的意思是,陈松这孩子,他完全有能力胜任教师这份工作。”
阳子,也就是陈阳,听到爷爷这么说,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他知道,爷爷这是在暗示他,希望他能帮帮堂哥陈松。
果然,大伯母见状,连忙附和道:“是啊,阳子,你看你堂哥多不容易啊,他一直都很努力,就是缺个机会。你就帮帮他吧,也算是帮我们家一个大忙了。”
陈阳其实刚刚也在心里琢磨这件事。他并不想仗着自己的权势去欺负别人,更不想因为这件事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毕竟陈松是自己的亲戚,而且他也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陈阳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尽量满足他。
陈阳之前一直觉得堂哥对他的工作有意见可能是有其他原因,但当他得知堂哥选择当老师仅仅是因为个人爱好时,他那颗充满好奇的八卦之心瞬间变得有些失落。毕竟,他原本期待着能从堂哥那里听到一些更有趣的故事或者理由。
然而,面对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母的求情,陈阳知道自己无法拒绝。即使他内心有些不情愿,他也明白,如果不答应,恐怕回到家后陈父知道了这件事,自己少不了要挨一顿“家法”伺候。
于是,陈阳深吸一口气,对堂哥和堂嫂说道:“既然堂哥对学习这么感兴趣,那咱们就当老师吧。”他的话音刚落,堂哥和堂嫂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时,大伯有些担忧地插话道:“阳子啊,你这样会不会太为难了?毕竟当老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伯母也附和道:“是啊,阳子,你可千万别为了你堂哥而耽误了自己的事情。要是实在不行的话,让你堂哥去当个工人也可以啊。”
陈阳连忙摆手,自信满满地说:“大伯、大伯母,你们还不相信我吗?既然我能答应下来,肯定是有把握的,不会有问题的。”他的语气坚定,似乎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陈奶奶看着陈阳,满脸笑容地说道:“好啦,既然阳子都答应阿松了,那就肯定不会有问题的。咱们家阿阳啊,向来都是言出必行的,之前答应过的事情,哪一件没有办到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