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奶奶见到陈松的同学后,不禁想起了自己大孙子最近的一些变化。她心中有些疑惑,于是便询问起陈松最近的情况。然而,陈松的同学对他的变化并不是很了解,但他提到了一点让陈奶奶感到十分诧异的事情。
他说陈松在学校学习时非常刻苦,老师教过的内容,他都会在下课之后详细地记录下来。正因为如此,他的同学的弟弟在升初中时,才想到要借阅一下陈松之前的笔记。
陈奶奶听到这里,心中的诧异愈发强烈。这与她之前从孙子那里听到的情况完全不同。于是,她进一步询问起陈松在学校里的真实状况。
陈松的同学对陈松的评价很高,他说陈松不仅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而且还是班里乃至学校的前三名。他是全班学习最努力、最刻苦的学生,甚至在放学后的晚上,他都会在宿舍里挑灯夜读,复习当天学到的知识,并提前预习还未讲到的内容。
论天赋,陈松肯定是排不上号的,但要是论努力程度,那他绝对是全校数一数二的存在。学校里的所有老师都对他喜爱有加,常常把他当作其他学生的榜样来激励大家。
陈奶奶好奇地问起了陈松的情况,他的同学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原来,在中考之前,陈松一直都是老师们最放心的学生之一。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却突然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不上高中了!
这个决定让所有的老师都感到困惑和不解,同学们也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以陈松的成绩,无论是考上高中还是中专,对他来说都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老师们纷纷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希望他能改变主意,但无论怎样,都无法撼动陈松的决心。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中考结束后,大家就再也没有见过陈松的身影了。
陈奶奶听完陈松同学的讲述后,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直以为学习不好、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孙子,竟然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陈奶奶不禁为自己对孙子的误解感到愧疚。
原来,陈松并不是因为学不进去东西才不想念书的,恰恰相反,他的学习成绩在同年级里名列前茅。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对父母撒谎呢?陈奶奶苦思冥想,终于恍然大悟——陈松知道家里经济困难,不想因为自己上学而给家里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才编造了一个让父母能够心安理得让他辍学的理由。
陈奶奶心疼不已,她决定要弄清楚孙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于是,她特意从陈松的同学那里打听到了学校的位置和老师的名字。为了不引起陈松的怀疑,陈奶奶让陈爷爷借着去城里赶集的机会,顺道去一趟学校。
陈爷爷按照陈奶奶的指示,找到了陈松以前的老师。他向老师询问起陈松的情况,老师对陈松的评价非常高,说他是个聪明、勤奋且懂事的孩子。听到这些,陈爷爷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老师见到是陈松的家长后,情绪异常激动,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你们为什么不让陈松继续念下去呢?他可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啊!只要给他一个在学校舞台上继续拼搏奋斗的机会,我坚信他迟早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你们家里真的经济困难,我希望你们能够咬咬牙坚持一下。毕竟,没几年时间你们就可以看到回报了,千万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半途而废啊!否则,陈松的人生将会前功尽弃啊!”
陈爷爷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心中不禁一动,连忙问道:“那陈松中考的成绩如何呢?”老师急忙在办公桌上翻找了一下之前班里的成绩单,然后指着上面的分数说道:“只要陈松能够继续上学,以他的分数完全可以选择任意一所学校。他的成绩在全校可是名列前茅的,排在第三名呢!”
陈爷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孙子成绩如此优异!他不禁为自己之前对陈松学业的不重视而感到懊悔。陈爷爷深吸一口气,对老师说道:“老师,您说得对,我们确实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我会回去跟他爸和他妈商量商量,尽最大努力让他继续念书的。”
陈爷爷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将在学校见到听到的一切都告诉了陈奶奶。陈奶奶听后,也是惊讶不已,她没想到自己的孙子竟然如此优秀。
陈奶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大孙子在学校里如此出众,竟然能排到前三名!这孩子可真是在学习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啊。
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奶奶和陈爷爷却有些犯难。他们实在不敢直接跟大伯和大伯母说明真相,因为大伯和大伯母现在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农村联合办厂的事情上,再加上正值秋收季节,他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回到家后,基本上已经疲惫不堪,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往往是一沾枕头就呼呼大睡。
陈奶奶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总得找个合适的时机跟大伯和大伯母商量一下。终于,她瞅准了一个机会,小心翼翼地对他们说:“要不,还是让阿松这孩子继续念书吧?大不了我和你爸省着点吃,总能供得起他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