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和赵刚听了,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知道,这是他们重新回到部队的好机会,也是他们继续为国家做贡献的好机会。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返聘的邀请,准备再次踏上征程,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丁司令和陈阳,也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为部队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也为李云龙和赵刚找到了一个新的归宿。他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部队一定会越来越好,国家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光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当下这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节,他们这群工厂的决策者们正面临着一次至关重要的抉择——工厂的未来规划。
这个规划可不简单,它关乎着工厂的生死存亡,更牵动着无数工人的心。尤其是工厂的位置,那更是重中之重,仿佛一颗心脏,跳动着整个工厂的脉搏。
丁司令,这位在军队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此刻正眉头紧锁,思索着工厂的未来。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要不咱们工厂也搬到四九城去吧,毕竟它隶属农场这边,好多事情都与军队这边直接对接的,两边如果距离太远,沟通起来也是个问题。”
陈阳,这位年轻有为的工厂管理者,听后却摇了摇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执着:“我到不是这么想的,咱们工厂里面绝大多数工人都是葛家村和他们周边的城镇农民。我们工厂一旦搬离了,他们怎么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为了谋求一份生计。如果工厂搬走了,他们岂不是又要重新开始?”
丁司令听了,眉头微微一皱,他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说服陈阳:“那我们和这边一样也建造宿舍楼不就行了?这样工人可以住在工厂附近,不就可以解决了么?”
陈阳苦笑了一下,他知道丁司令的想法是出于好意,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哪有那么简单,他们是没有问题,但他们家人怎么办?难道真的不管啊?这可不是一个两个的小数量,那么多家庭,人要是有意见告到上边,那咱们怎么办?咱们不能只考虑工厂的利益,而忽视了工人的感受。”
丁司令听了,顿时感觉有些为难。他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些工人怎么那么麻烦?当兵的几年都回不了一次家也没什么,怎么到这边工人就不行了呢?这在丁伟的认知里,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但也不能说是丁伟丁司令想的不对,毕竟两边的立场不一样。
一边是以军人身份思考的,军人天则就是保家卫国,舍小家为大家,这是所有人加入部队第一天就要遵循的。他们习惯了离别,习惯了孤独,习惯了为了国家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但工人不一样,工人本质上是为自己家庭服务的,当工人就是为了挣钱养家。而且这些工人之前都是农民身份,当了一辈子农民,思想很难被改变。
他们的思维就是守着家里一亩三分地,守着老婆孩子过好日子。要不是因为地里产出不多,挣不着什么钱,他们还真不一定愿意外出打工。他们渴望的是稳定,是家庭的温暖,是能够每天看到家人的笑脸。所以,这才是陈阳考虑不搬的因素。
丁伟和陈阳两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这个话题。虽然两人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这种事他们也不觉得今天就能拍板定下来。这事还要跟冯楠、李云龙、赵刚、田雨他们一起商议。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决定,而是整个工厂管理层的共识。
两人吃完饭后,又回到了厂长办公室。一进门,冯楠冯厂长就迎了上来,她关切地问道:“你们两个,怎么没回去啊?吃饭了么?”
陈阳微笑着回答道:“冯嫂子,我和老丁刚从柱子那回来,已经吃完了。”
冯楠听了,又问道:“你俩这是什么情况,有什么事么?”
陈阳点了点头,说道:“冯嫂子,要不把老李、老赵、田嫂子一起喊过来,我说一下。”
冯楠被说得有些迷糊,但她还是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我现在去。”
冯楠说完就出门喊人去了。没一会,他们四个就来了。李云龙一进门就大声说道:“阳子,你找我们什么事啊?”
陈阳这才说道:“大家坐,今天有个事要跟大家商量一下。”
李云龙听后,大嗓门直接说道:“阳子,有话直接说就行,有我在他们不敢找你的事。”
赵刚连忙说道:“老李,人家阳子来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说的,你可别乱来啊。”
李云龙听了,撇了撇嘴,也没再顶赵刚。田雨连忙说道:“阳子,你这是有什么事要说,我们都听着呢。”
陈阳这时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今天我从丁司令那里得到个消息,就是农场这边要裁撤了。”
大家听了,顿时一惊。冯楠更是站了起来,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置信和焦虑。这个工厂倾注了她太多的心血,从选址到建设,从招聘到培训,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她的身影。这个中华小当家方便面厂说是她的孩子一点都不夸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