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笑着说道:“杨厂长,我们今天来是想和你商量个事儿。”
杨厂长好奇地问道:“什么事儿啊,这么神秘。”
陈阳把来意说了一遍,杨厂长听完后,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其实,我也一直在考虑自己的未来。轧钢厂虽然规模大,但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我确实有些累了。你们这个小工厂虽然小,但我觉得很有发展潜力。而且和你们一起共事,我也很开心。不过,这事儿我还得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几人听到杨厂长这么说,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至少杨厂长没有直接拒绝。他们纷纷表示理解,让杨厂长好好和家里人商量。
过了几天,杨厂长给几人打来了电话,说他已经和家里人商量好了,愿意来担任这个厂长。几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不已。他们知道,工厂的未来有了新的希望,在杨厂长的带领下,工厂一定会越来越好。而陈阳也暗自庆幸,自己的推荐没有错,这个工厂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杨厂长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可谓是深思熟虑,权衡了各种利弊。他不仅与家人通电话商量,还拨通了自己曾经的老领导的电话。这位老领导,正是之前受到牵连而被下放到地方的那位,如今也已被调回四九城。
当杨厂长拨通电话时,大领导关切地询问了他这边的情况以及这些年来的经历。杨厂长如实相告,将自己面临的困境和思考一一阐述。大领导在听完后,沉默片刻,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建议杨厂长留任厂长一职。
杨厂长听到这个建议,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示:“大领导,我听您的!”他对大领导的信任并非毫无缘由,而是源于大领导对他的知遇之恩。杨厂长能够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大领导的一手提拔。在过去的日子里,大领导为他指引方向,所有的工作指示都是由大领导精心规划的,杨厂长对其可谓是百分百信任。
在错综复杂的官场棋局中,大领导以他特有的敏锐与周全,细细考量着杨厂长的每一步可能走向。他深知,杨厂长所处的位置,不仅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更是背后各方势力微妙平衡的关键一环。
大领导了解到,轧钢厂现任厂长李怀德,与军界赫赫有名的陈阳陈司令有着不为人知的交情,这种关系网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厂内的风向。回想起往昔,杨厂长与李怀德之间的争斗虽已司空见惯,但那时并无陈阳这层复杂的关系介入。
如今,若杨厂长贸然回归,极有可能触动李怀德的敏感神经,引发不必要的冲突,甚至可能危及到杨厂长的职业生涯乃至人身安全。毕竟,大领导与陈阳之间尚隔数级,难以直接对抗这股力量,故而选择谨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再者,轧钢厂虽在陈阳的间接影响下,管理上未出现大的疏漏,但内部问题依旧积重难返,尤其是订单量的持续低迷,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李怀德多年未能解决此难题,若杨厂长接手后仍无显着改善,其处境恐怕难言乐观。
相比之下,杨厂长目前所在的方便面小厂,虽规模不大,却给予了他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空间,远离了轧钢厂内部的勾心斗角,让杨厂长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业务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厂子背后站着的是陈阳这棵大树,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大领导深知,对于杨厂长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职业上的转型,更是一次向陈阳表达忠诚与感激的绝佳机会。毕竟,在杨厂长最艰难的时刻,是陈阳的援手让他得以重振旗鼓,这份恩情,杨厂长铭记于心,誓要报答。
因此,无论是从个人安全、职业发展,还是从知恩图报的角度出发,留在方便面小厂继续担任厂长,对于杨厂长而言,无疑是一个更为明智且充满前景的选择。
大领导与杨厂长的家人不谋而合,他们都看到了这一决策背后的深远意义,既是对杨厂长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可能性的积极拥抱。在这样的共识下,杨厂长才决定继续深耕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随着厂长人选的尘埃落定,李云龙和赵刚这两位在工厂里叱咤风云的人物,也终于完成了他们的阶段性使命,踏上了离开工厂的归途。他们的离去,仿佛带走了工厂里一部分的活力与喧嚣,但同时也为新的篇章拉开了序幕。
冯楠和田雨,这两位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既是助手也是挚友的女性,也决定随着李云龙和赵刚一同回到他们原先的岗位复职。至于她们能否顺利离职,以及新岗位的适应情况,那就得看她们那边具体的情况如何了,毕竟,职场如战场,每一步都需谨慎。
在四九城总部那边,装修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旦装修完毕,冯楠和田雨就会迫不及待地跟李云龙和赵刚在四九城汇合,共同开启新的职业生涯。而此刻,工厂里,随着所有人的相继离开,就只剩下陈阳他们一家还坚守在这里,仿佛是在守护着这片即将翻新的土地,等待着新生的到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