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璋话音未落,书房内的气氛顿时一变。
原本安静侍立的七十二名儒修,眼中精光暴涨,手中或执判官笔,或握紫毫,或持青玉书简,齐刷刷向前一步,浩然正气冲天而起!
刹那间,整个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一股无形的力量压迫而来,韩厉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每一缕气息都被精准地锁定!
韩厉看着浓眉大眼的沈明璋,拒绝道:“沈大儒!我不喜斗争!”
沈明璋眉头一挑,眼中精光闪烁,却依旧笑意不减,负手而立,语气依旧温和:“韩贤者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我这七十二贤者,虽不及大儒,但结阵之后,可辩真伪、破虚妄,与你论道切磋,亦是修行。”
韩厉摇头轻笑,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节奏缓慢而从容:“沈前辈,韩某虽不才,但也算听过春秋笔法的厉害一字褒贬,可定天下是非,今日这七十二贤者结阵,怕不是单纯论道吧?”
沈明璋依旧含笑:“韩贤者多虑了,不过是想让后辈们见见世面,沾沾韩圣贤的文气,日后修行更能精进。”
韩厉瞥了一眼蠢蠢欲动的七十二贤者,尤其是那李明轩,眼中战意几乎要喷薄而出,心中冷笑。
想踩着自己上位,也不怕磕到牙,赢了毫无意义,输了春秋笔阵也可以名声大噪,同时还能给七十二位徒弟,建立自信。
儒修,文气,自信,都是息息相关的,这沈阳璋看错人了,我韩厉什么时候吃过亏。
他缓缓起身,整了整衣袍,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笑意,但眼底却已无半分退让。
“沈前辈,韩某虽不喜争斗,但也并非任人拿捏之人。”他目光微抬,直视沈明璋,“今日若真要论道,韩某倒想问一句”
“您这七十二贤者结阵,是想让我‘辩’,还是想让我‘败’?”
此言一出,书房内气氛骤然一凝!
沈明璋笑容微滞,但很快恢复如常,依旧风轻云淡:“韩贤者误会了,我岂会有此心思?不过是想让弟子们瞻仰圣贤风采,沾染文气罢了。”
韩厉眯了眯眼,指尖轻轻一弹,一道无形气劲荡开,竟让周围的浩然正气微微一荡。
他轻笑一声,“是吗?那韩某若是不愿,沈前辈是否觉得,我是在驳您面子?”
沈明璋眼中闪过一丝深邃,但依旧笑意不减:“韩贤者言重了,我岂会强求?”
韩厉摇了摇头,忽然一笑:“沈前辈,您这言出法随,执掌诛心笔,令方圆千里内谎言无所遁形,确实厉害。”
沈明璋神色微松,点头道:“韩贤者过奖。”
韩厉话锋一转,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讽刺:“可惜,这‘诛心’二字,用在他人身上,未必合适。”
沈明璋眉头微皱,但依旧不动声色:“韩贤者此言何意?”
韩厉看着他,笑意更深:“承蒙诸葛院长看重,题写圣字碑,已是莫大荣幸,今日来拜访沈前辈,本是抱着请教之心,可沈前辈这七十二贤者一拥而上,阵势摆得这么大,韩某受之有愧。”
沈明璋眼中精光一闪,终于收敛了笑意,淡淡道:“韩贤者,我并无此意。”
韩厉突然大笑道:“如果韩某侥幸胜了诸位,听闻沈前辈有一件至宝,北陵仙姬可否割让!”
沈明璋脸色骤变,道:“韩贤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韩厉心中对沈明璋这老家伙印象极差,绝对是心机城府很深之辈,和韩厉是一类人。
沈明璋也在被韩厉架在火上烤,没想到这韩厉如此难对付,原本春秋笔阵要是赢过韩厉,自己就可以造势,将来进入瀚海书院,未来院长之位也可以争上一争。
没想到这韩厉居然要自己的北陵仙姬,如果退缩,自己七十二笔修弟子,估计打击会不小,而且传出去,对自己舆论非常不利。
韩厉反正又不混儒道,于是回道:“客随主便!沈前辈自己拿主意就好了!”
过了好久,沈明璋才点点头,道:“请韩,贤者赐教!”
“春秋笔阵,启!”
七十二位贤者异口同声道
“韩贤者,我们这七十二贤者,虽不及大儒,但结阵之后,可演春秋,辩真伪,破虚妄!今日便让你见识一番,我瀚海书院的真正底蕴!”
韩厉眸光微闪,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哦?那韩某倒要领教了。”
话音未落,七十二道浩然剑气骤然爆发!
每一名儒修身前浮现一道金色篆文,或为“仁”,或为“义”,或为“礼”,或为“智”,篆文交织成网,瞬间笼罩韩厉!
“言出法随,辩!”
为首的李明轩低喝一声,手中判官笔一挥,一道金色篆文直射韩厉眉心——“伪”!
韩厉识海中儒婴面具法相瞬间出现,头顶上的文曲冠冕微微颤动,随即涌出无穷无尽的文气。
右手紧紧握着一支浩然笔,那笔杆通体雪白,笔尖闪烁着寒光,散发出一股浩然正气。
左手则托着一方海山砚,砚台通体漆黑,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山海图案,隐隐散发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