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袍美妇俏脸上也收起了一丝慵懒,正色道:“本以为这暗炎少尊在此局中已是死棋,没想到他竟还藏着这等底牌。此物对付修士或许不足,但用来震慑、甚至斩杀凡人,却是无往不利。看来,他并非毫无准备。”
那高姓修士,也难得地再次开口,言简意赅:“此物,确有趣。”
包宁却微微摇头:“即便如此,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他当众杀人,强行摊派,虽暂时立威,却也与本地豪强结下了死仇。这些大户的存粮并非无穷无尽,今年被他搜刮一空,若明年粮食再次歉收,这些大户自身难保,届时无人可供他盘剥,城内饥荒一起,民乱爆发,他的败亡,只会比温和手段来得更快、更惨烈。”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屋顶,看到了更远的未来:“而且,他许诺来年归还,若做不到,威信必将扫地。看他接下来,如何解决这根本的粮食问题吧。若他此刻能立即动身,前往附近有低阶修士坐镇的‘小青山’,付出些代价,请动那些炼气期修士以灵力滋养部分田地,或施展术法,或许还能挽回三四成的收成,稍稍缓解粮荒,也给那些大户一丝喘息之机。”
然而,接下来李游的举动,却再次出乎了包宁的预料。
牧城的士绅们,在死亡的威胁下,最终还是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家中存粮,暂时稳定住了即将崩溃的民心。
然而,身为城主的李游,却并未如包宁所预料的那样,立刻前往小青山求助仙师,拯救那些濒死的庄稼。
那位耆老徐太和,在此期间多次心急如焚地求见李游,苦苦哀求他前往小青山,言明哪怕只能挽救一部分庄稼,也能让来年的日子好过一些,至少让那些被搜刮惨了的大户们看到一丝希望。
但李游对此,始终无动于衷。
他反而做了一件让全城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甚至暗中嘲笑的事情。
他动用了城主府的库银,大部分来自那些家族的“罚款”,大肆召集全城的木匠、铁匠、皮匠等所有手艺人,甚至不惜重金,从周边城池招募能工巧匠。
同时,一道道盖着城主大印的古怪告示,贴满了牧城的大街小巷:
告示一:征集“废料”。全城所有百姓,需将家中墙根、崖壁、厕所、猪圈、牛栏以及地表一尺以上的“肥沃”土壤,收集起来,敲碎后送往城外指定位置。按量抵扣今年赋税。
告示二:征集“骨头”。所有屠户、猎户,必须将所得的各类牲畜、野兽骨头,全部上缴城主府,按品质给予银钱补偿或抵扣赋税。
告示三:征集“秽物”。所有农户、居民,需将日常产生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杂草落叶等,统一堆放到指定区域,按量记录,抵扣赋税。
此令一出,全城哗然!
“这新城主,莫非是疯了不成?”
“不收粮食,反倒开始收这些破烂玩意儿?”
“又是挖土又是捡粪的……这哪里是城主,分明是个收破烂的头子!”
一时间,李游在民间得了个“破烂城主”的戏谑称号。
所有人都认为,这位年轻的城主,是不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心智已经失常。
与此同时,地里的庄稼,终于到了无法挽回的收获季节。
结果,比徐太和预料的还要惨淡。全城上下,辛苦一年,最终收获的粮食,仅仅十万担出头,缺口巨大。恐慌的情绪开始在民间蔓延,已经有人开始变卖家产,准备逃离这座注定要陷入饥荒的城池。
就在这绝望的氛围达到顶点之时,李游,再次出手了。
他发布了第三条城主令。
宣称自己日前斋戒沐浴,诚心祷告,幸得“神农氏”托梦,授予“山神赐福”,得到了两种名为“玉麦”与“金薯”的神物种子。此两种神物,产量极高,足以解决牧城粮荒。
他将在城主府直属的官田内,举行“神种”首种仪式,并邀请全城耆老、士绅、以及各地有威望的村老、农夫前来观礼。
消息传出,全城再次轰动。这一次,不再是嘲笑,而是将信将疑,以及一丝被绝境逼出来的、微弱的期盼。
首种当日,城主府外的官田周围,被闻讯而来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仪式极为隆重。李游亲自焚香祷告,神情肃穆。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他将那金灿灿的“玉麦”种子和模样有些奇怪的“金薯”块茎,亲手种入了早已整理好的田地之中。
这玉麦和金薯,正是李游用极其微弱的返回能量,从海蓝星带过来的玉米与红薯种子。
城主府的官田,本就占据着城中灵气相对浓郁的位置,虽然远不足以培育灵植,但土壤肥力远超寻常农田。
加之李游刻意选择的那一小块地,更是官田中的核心,受到阵眼一丝微末灵气的滋养,作物生长速度远超外界。
他宣称,此乃“山神法力”加持之地,神种在此,七日便可一熟!
所有人都将信将疑。七日?便是最普通的青菜,从种下到可食,也需月余时间。这“玉麦”、“金薯”听名字便是主粮,怎可能七日一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