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说明:
今天复盘之前内容的时候,才惊觉第21师团已经在长治战役中被歼灭了。
而最近的这部分章节内容,又把第21师团派来支援石家庄了,亡灵复生了属于是。
我已经将最近太原战役之后一直到现在石家庄战役当中包含第21师团的内容改为第40师团,只有日军师团番号的改变,不影响具体剧情。
特此说明。
以下内容为正文部分:
事实上,在八路军第385旅和第386旅完成了对石家庄的包围之后,日军华北方面军就已经没有能力解救在石家庄的第40师团和第110师团了。
这已经是注定的了。
如果冈村宁次能够反应更快一些,将第40师团和第110师团从石家庄撤出。
那么或许第40师团和第110师团还能够侥幸苟延残喘。
但并没有如果。
第40师团本身就是冈村宁次派遣沿着正太铁路进入井陉煤矿去探查太原的情况的。
没有第40师团的探查,冈村宁次就无法确认太原的情况。
尽管冈村宁次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意识到了第1军可能凶多吉少,但他缺少足够的证据说服他的上级,也即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
第1军在两天时间里被八路军消灭,冈村宁次能够想到这点,已经是十分大胆的猜测了。
在没有证据之前,西尾寿造是不会同意他按照第1军被八路军全歼再做下一步的部署调整的。
所以,他只能派遣第40师团去试探八路军的反应。
受制于时代和现实的局限性。
冈村宁次并没有办法去想象现在的八路军。
他并没有意识到在长治战役之后,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又进行了一轮编制和装备的大改动,使得八路军晋东南地区各部队的战斗力再上了一个层次。
尤其是以第344旅、第385旅、第386旅这三个八路军第一批用来试验摩托化的部队。
或许八路军正常换装的部队和日军同等部队之间战斗力还持平。
但这三个旅八路军在战斗力上,已经碾压同级别的日军,这是不争的事实了。
尽管这三个旅对摩托化部队的理解力还不够,部队里各部队之间的作战配合还是比较生疏的。
但是在作战实力上,这三个旅的战斗力,已经比现在华北方面军的普通日军师团、旅团,高出了不止一个等级。
10月6日的同日,第40师团从井陉煤矿地区一路撤退到了白鹿泉乡的位置,这里已经是获鹿县(现在的鹿泉区),和石家庄直接相连。
而且,白鹿泉乡是获鹿县最后的屏障。
一旦这里被八路军收复,那么第40师团将不得不在平原地区,遭到八路军的进攻。
第40师团师团长天谷直次郎在这里通过电话联系上了第110师团师团长桑木崇明。
这个时候的桑木崇明和天谷直次郎已经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完全失去了联系。
在这个情况下,桑木崇明和天谷直次郎两人也不敢大意,开始一起商量起对策来。
桑木崇明认为此时的八路军的兵力很多,且战斗力强横。
第110师团目前在石家庄境内的兵力,仅剩下两个步兵大队和一部分师团直属部队,想要防守石家庄,实在是困难。
而且鉴于防御难度而言,在获鹿这里还有地形优势,在石家庄那可就全是劣势了。
因此,桑木崇明想要放弃石家庄,和第40师团在获鹿汇合。
第110师团虽然是四联队制的野战师团,但是在华北方面军这边,他所承担的任务就是看守石家庄及其附近区域。
这个区域的范围可实在是不小。
县城需要留守日军,乡镇也同样需要留守,甚至连一个个据点和炮楼里,都需要留守日军。
在这个情况下,第110师团早就分散到了各地了。
他之所以之前还能够抽调第110师团第108旅团的两个步兵联队,还是他把周围地区的日军兵力都抽调回来,才搞出来的这么一个旅团的兵力。
在步兵第139联队被歼灭之后,步兵第140联队在路上也被八路军消灭了大概一个大队的兵力。
现在石家庄仅有两个步兵大队,外加炮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骑兵联队一个骑兵大队的兵力而已。
藁城被八路军一个晚上就突破,桑木崇明实在是不敢保证自己在石家庄能够坚持多久。
而听到桑木崇明的想法之后,天谷直次郎同样认为这是当前唯一的办法,非常赞同桑木崇明的建议,并准备派出兵力接应第110师在石家庄的兵力进入获鹿。
不过在他们两人商议的时候,八路军这边却也有了动作,并彻底将两人的打算完全打破。
晚上7点30分的时候,李云龙率部从正定县渡过滹沱河,随后在岸边建立了前沿阵地。
这是八路军发起总攻的开始。
李云龙率领的第386旅装甲团在滹沱河南岸登岸之后,并没有立即展开攻击攻势,而是以防御队形,掩护后方的工兵部队开始搭建浮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