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托夫在自己的备忘录上记下了延安方面关于第叁国际的相关提议,并对延安方面回复道。
“这个问题,我已经记录了下来,我回到苏联之后,会向钢铁同志说明该情况,并请钢铁同志认真考虑你们的建议。
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我想接下来以苏联和延安两个重要支部的名义,向第叁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提交这份建议,将会得到慎重考虑。”
此时的外交委员还不知道自己这次和延安方面的会议将会载入史册,将会成为第叁国际的一个重要转折。
他这个时候,只是觉得延安方面可能会和苏联一起商量一下,双方共同出资,去援助其他的组织而已。
不知道秦文伟存在的人,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延安方面能够为第叁国际提供如此海量的援助物资和资金。
但对于延安方面来说,这些事情都是以后的事情,这仅仅只是延安方面的第一个条件而已。
而且相较而言,这个条件虽然重磅,但它并未损害到苏联的自身利益,甚至苏联方面也乐于见到第叁国际的解散。
可接下来延安方面要提的问题,可就是切切实实和苏联的利益有关了。
延安方面说道:“第二个问题,则是蒙古问题。”
在听到蒙古这个词的时候,外交委员整个人都警惕了起来。
苏联在蒙古做的是什么事情,外交委员心里清楚的很,所以现在延安方面既然提到了蒙古,他自然也需要打起精神来,确认下延安在对蒙古问题上,到底是什么态度了。
只见延安方面继续说道:“莫洛托夫同志,苏联当前派遣红军进入蒙古,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我们对此表示强烈的抗议,并希望苏联方面能够遵照《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之规定,将红军撤出蒙古。
并依照《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之规定,承认中国对蒙古主权,不再支持蒙古的独立事宜。”
外交委员的钢笔在备忘录上停顿了一瞬,墨水在纸面上晕开一小片蓝色的痕迹。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苏联代表团的成员们不约而同地调整了坐姿,衣物摩擦发出轻微的窸窣声。
延安方面上来提的条件就让苏联代表团的其他几个成员面面相觑。
这事情他们哪里敢乱说话啊,于是就纷纷把目光看向了坐在主座上的外交委员。
此时的外交委员看着自己备忘录上那一抹晕开的蓝色墨水,面色略微有些阴沉。
他抬起头,随后缓缓地摘下眼镜,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丝质手帕,慢慢地擦拭着手中的镜片。
这个动作给了他接近半分钟的思考时间,会议室众人也都在盯着外交委员。
对于蒙古问题,此前他在苏联的会议上向大胡子提议建立一条从苏联到延安控制的察哈尔地区的交通线的时候,他就和大胡子聊过这个话题。
毕竟要建立一条这样的交通线,是需要经过蒙古的,那之后和延安方面谈这个交通线的时候,也就难免会提到蒙古。
所以蒙古这个话题和延安接下来讨论交通线的时候是绕不开的。
外交委员和大胡子针对这个问题,也有过讨论,大胡子定下了双方谈判的一些大致纲领,对于哪些问题可以谈,哪些问题不能谈,以及还有哪些问题是应该成为苏联手中的重要筹码等等一一进行了分析。
让苏联直接从外蒙撤军,这就是大胡子认为绝对不能答应的要求之一。
至于主权方面,大胡子认为如果延安方面态度强硬,可以适当让步一些。
“关于蒙古问题。
苏联红军进驻蒙古人民共和国,是基于1936年《苏蒙互助协定书》的合法行为。这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正常军事合作。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事情,应该交由蒙古人民共和国自行决定,他国无暇决定和干涉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内政。”
这是一个十分冠冕堂皇的回答,且在这个回答里,外交委员十分明确地将【蒙古人民共和国】这个名字叫了出来。
但显然这件事情并不可能就这么简单就能说过去的。
而且外交委员这个回答,也引起了副总指挥的不满。
于是,副总指挥面带愠色,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之后,看着外交委员,对外交委员说道。
“莫洛托夫同志,1913年的《中俄声明文件》和1915年的《中俄蒙协约》是由当时的中国袁世凯和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可即便是当时沙俄趁着中国军阀混战,自顾不暇之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明确了中国是蒙古的宗主国。
十月革命之后,在1917年和1919年俄国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后来,在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中的第五条明确规定:
苏联政府承认外蒙为完全中华民国之一部分,及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之主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