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司令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整个人就更加轻松了。
随后他对副总指挥继续问道:“老总,说起来,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所有明眼人都在明白八路军和日军在华北地区将会有一场战略决战。
而从日军目前的兵力调动来看,他们将这个决战的战场放在了山东。
以目前我们在山东地区根据地来看,这里之于整个根据地,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突出部,并且这个突出部的地形……嗯,实在不是那么的好。
这块突出部东西长度超过400公里,但南北宽度最宽处也才150公里左右,而最窄处仅有不到一百公里。
在这么个狭隘的地形上,日军如果在华北和华中两个方向上对山东发起攻击,夹击山东抗日根据地。
那么这个决战的战略态势,似乎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再加上现在重庆方面对这场战略决战采取坐视的态度,就连发动兵力去牵制华东地区的日军都不愿意。
在这点上,我日思夜想,实在是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
所以关于这场决战,我想向老总请教一番,贵军是否已经做足了准备,对于日军的南北夹击,是否又已经有了对策了呢?
如果方便的话,希望老总能向我透露一些,让我心里也有个底。”
卫司令的这一番话其实也是现在国内绝大多数人对于这场战略决战的想法。
他们能看得出来八路军和日军在山东地区是必然会有一场战略决战型的会战,但是也正如卫司令所说的这样,八路军现在在山东地区的这个根据地,就是必然会遭到华北方面军和华中地区部队的两面夹击。
这样的一个决战态势,显然对八路军来说是非常劣势的,而寻求这样的劣势方当中的破局办法,也没有那么的容易。
卫司令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放弃山东地区,随后收缩兵力,沿着平汉铁路部署,与日军在这里展开决战。
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就是八路军山东这样的一个明显突出部就消失了,不会再面临日军两面夹击的攻势。
而第二个好处就是八路军可以利用平汉铁路运输物资。
八路军队提供给自己在晋南这些部队的物资资源是非常充足的,所以卫司令员有理由相信八路军在物资方面十分充裕的,能够支撑得起这次会战的消耗。
可是物资足够充裕和物资能不能运送到前线那是两码事。
卫司令很担心八路军如果继续将兵力部署在山东地区会遭到日军攻击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地区可供周璇战略空间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日军从山东和聊城这两个方向,以精锐师团并优势兵力向着菏泽地区发起攻击,并攻占菏泽的话,那么八路军山东地区和目前八路军主力所在的晋陕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就会被截断。
到时候物资运不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话,那被包围在当的八路军最终就只能弹尽粮绝。
尽管八路军有着长期的游击战经验,弹药和粮食的缺乏,不会让八路军就直接在这个包围圈内被消灭。
可是这样一来山东地区又将恢复成为日军的占领区,而到时候八路军还是只能将兵力部署在平汉铁路沿线。
所以在卫司令看来,主动撤出山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至少不会决战一开始就面临日军的夹击。
在卫司令期待的目光当中,副总指挥想了想,随后对卫司令说道。
“卫司令,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将兵力布置在山东,是一个愚蠢的选择,应该从山东撤军?”
闻言,卫司令则是回答道:“愚蠢谈不上,但依我看来,如果把兵力部署在山东,面临日军的两面夹击,会在战略上处于被动。
而主动将兵力收缩回平汉铁路地区的话,也能够巩固现在的山西和陕北根据地。”
卫司令的回答还是比较委婉的。
而副总指挥接下来的一句话则是让卫司令心脏都停跳了半拍。
只见副总指挥不紧不慢地对卫司令问道。
“那,如果说,我们将兵力部署在山东,就是为了让日军主动进攻山东地区,山东抗日根据地,就是鱼饵。
而这个鱼饵的作用,就是吸引日军上钩,进而促使这场决战的产生呢?”
“什么?”
卫司令猛地抬头看向副总指挥,满脸的不敢相信。
他目光一直都是放在八路军接下来应该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尽可能减少山东地区这个突出部的地形劣势。
他想过八路军会从山东撤退。
也想过八路军会让部队暂时进入沂蒙山区和日军对峙。
甚至他想过八路军主力直接东进山东和日军决战。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从副总指挥的嘴中得到这么一个答案。
他颤颤巍巍地抬手,想做什么动作,但最终又还是把手放了下去。
“老总,这可不能开玩笑。根据我得到的情报来看,日军这一轮对华北的增援可谓是空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