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也开始逐渐转暖。
春暖花开,春回大地。
冈村宁次也终于是从去年的冬天被八路军支配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第12军驻守的山东被八路军占据了大概不到一半的区域;驻蒙军可以说已经丢失了其原本驻守的所有防区。
就连华北方面军直属部队,也退守到了保定、衡水、德州一线,几乎就要被八路军贴着鼻子打到脸上了。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八路军已经完成了战略目标了。
而也就是在这个春天抵达之后,冈村宁次做出了决定,计划在3月中旬对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起攻击。
冈村宁次的整体计划是,以南北两个主力集团对山东地区的八路军进行围剿。
在歼灭山东境内的八路军,收复除了沂蒙山区等山区地区之外的地区之后,合兵西出,经濮阳、鹤壁两地,截断八路军在焦作、新乡两地与八路军主力之间的联系。
因为焦作、新乡以北是晋南地区,这里正是卫司令的辖区。
根据冈村宁次得到的情报来看,卫司令不久之前才和八路军发生矛盾,从八路军的手里抢走了长治地区。
八路军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接下来,如果在焦作和新乡两地的八路军如果被冈村宁次截断和主力之间的联系,就彻底成了孤军了。
卫司令肯定是不会支援他们,而且也不会允许八路军经过他的防区去支援新乡和焦作。
在解决了这里的八路军之后,靠着从山东地区缴获的来自八路军的物资,冈村宁次计划发动第三次大规模攻击。
这一轮的攻击,将从保定、衡水、德州、聊城、鹤壁等一线,对八路军在平汉铁路沿线的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等地区再发动一轮攻击。
不过即便是如此,冈村宁次的作战计划也就只能做到这里了。
因为冈村宁次发现,这场战役的主动权,完全在八路军的手上。
如果八路军能够在山东地区投入大量的兵力,那么他就有机会把这些兵力一网打尽,进而完成歼灭八路军主力的战略目标。
而如果八路军在山东地区投入的兵力并不多,主力还是在平汉铁路沿线驻防,甚至就是在山西境内。
在山西境内的八路军,冈村宁次现阶段已经不抱能够消灭八路军的希望了。
所以对冈村宁次来说,这个计划实际上如果八路军不配合把主力部署在山东,那他就没有办法完成最核心的战略目标。
至于八路军会不会和自己在山东地区决战,冈村宁次也把握不准。
按照中国的战争史来看,如果在古代,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就不是行军作战的时候。
因为如果这个时候,把人力抽到军事方面,那么回过头就可能错过了春耕。
这是中国古代王朝当中一年时间里,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旦错过了春耕,那么就意味着粮食没有种下,到今年秋天,就很可能有一大片的良田绝收。
一个中国古代王朝的动荡,多半也是从天灾人祸导致人民无法填饱肚子开始的。
冈村宁次作为一个中国通,当然是知道这点的,如果按照冈村宁次最开始的计划,他本人其实也不太希望在这个时间点对八路军所部发起进攻。
他当然不是害怕错过春耕。
毕竟在他眼里,压根不把中国人当人,所以他也就不会觉得错过春耕到时候可能饿死人有什么问题了。
冈村宁次担忧的是自己没有办法如期完成准备。
他现在最头疼的就是物资的问题。
大军已经在华北基本完成集结了——没办法,军队必须先集结,因为冈村宁次在临沂战役后发现,在华北剩余的7个师团和9个独立混成旅团没有办法保证安全。
所以他在临沂战役之后,就赶紧把关东军这边的两个师团紧急抽调入关了。
之后,后续的援军被冈村宁次不断拉到华北来,而这些部队到华北之后,冈村宁次的后勤压力暴增。
现在的他,光是为华北地区的日军供应物资补给都已经有困难了。
再继续拖下去,那也不用和八路军作战了,冈村宁次的后勤体系就要先崩溃了。
而如果尽快开启和八路军之间的这场大战,那么也就可以把为这次战斗而封存的物资拿出来使用,也能暂时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
所以这也注定了冈村宁次只能尽快发动攻势。
3月12日,一封绝密电报抵达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宫野道一在拿起这封电报,看了两眼之后,立马就将这份电报交给了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接过电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冈村君,目前国内正同苏联方面协商会谈和平事宜。一旦双方达成条件,那么即可切断苏联对延安的援助。
若是有结果,将尽早通知于你。”
这份报告是畑俊六写的,而写这份报告是原因,归根结底,也还是日本大本营方面认为八路军的武器和物资来源都是苏联。
只要和苏联达成协议,那么就能切断八路军的物资供应,进进而削弱八路军。
尽管冈村宁次打从心底里觉得物资就是八路军自己搞出来的,但是这个【正确】的判断,却不符合当前情况下,延安的生产能力。
因此他也没法有效反驳大本营方面那些人的看法。
注:上述7个师团和9个独立混成旅团并没有计算第35师团。
因为第35师团在之前被赶到了徐州,这里是华东日军的辖区,不算是华北方面军的辖区,所以算华北地区的兵力的时候,不把第35师团算进去。
喜欢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