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国府上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统计出了修复黄河大堤以及重新恢复黄泛区生产所需物资数量。
当然,【效率】这么高,那也是有原因的。
那些最基础的数据在经过第一轮汇总的时候,就已经被扩大了一倍。
而在汇总之后,上交到中央的过程中,这个数字被层层增加,最终,各项数字都达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以最基础的所谓【修复黄河大堤所需粮食】这一栏为例,这个数字达到了恐怖的1240亿公斤。
这个数字夸张到什么程度呢,以当前中国粮食产量最高峰的1936年为例。
1936年当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411亿公斤,是历史最高纪录,而之后几年时间里,因为抗战的全面爆发,产量逐年下降。
也就是说,一个修复黄河大堤的工程,国府方面最终上报所需的粮食居然就直接是193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8%。
即便是把黄泛区恢复生产所需的粮食都加了进来,那也实在是过于夸张。
以至于当某人看到这份报告之后,直言道:“嬢希匹,让你们诚实些,你们倒好,一个个都乘十了,甚至都乘十的过了分了。”
不过如此离谱的数据,他反倒是满意了。
因为他断定,延安方面是无论如何都拿不出如此庞大的所需物资的。
到时候不愿意恢复黄河决口的这口锅,延安方面背定了。
不过嘛,他也知道这份表格上面的物资数量到底是有多么离谱的多了。
想来想去,要让延安方面把锅背好,那就需要不留下口实,也就是不能留下任何的书面资料。
想到这里,他当即就想到了办法。
他把贺耀组再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随后先是对贺耀组说道。
“耀组,你此前去长治看到的晋南的情况,确实属实吗?
卫司令真的是攻占了长治?”
“自然属实。”
贺耀组眉头都不带眨一下的,直接张嘴就回答道。
毕竟这当时确实是属实的,八路军也确实是把长治让了出来了。
贺耀组心里也很清楚对方叫自己来的目的,所以在给出了这个肯定回答之后,又以退为进,对对方说道。
“卫司令晋南部队居然拿脱离国府,此事我居然一丁点的迹象都未发现,想来实在是愧对中央。
我请求辞去我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军统局局长以及侍从室主任的职务。”
贺耀组的这一手以退为进确实起到了作用。
在听到他的要求之后,对方先是一愣,然后又讪讪地说道。
“耀组你这又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询问一番,并不是怪罪于你,你不要如此多疑嘛。”
贺耀组则是继续说道:“这是属下的失职,为此,我们损失了晋南一地,现在就连阎司令长官也已经被团团包围。
此事我理当负责,为此我引咎辞职,也是为了让您不受诘难,对内对外都能够有一个交代。”
这一手以退为进倒是把对方架了起来。
主要是贺耀组的能力实在是得到认可的。
现在他更是要让贺耀组去和延安方面沟通。
所以他继续对贺耀组说道。
“胡说八道,这是我的主意,谁要是敢拿这件事质问你,你就告诉给我。
我可以向你保证,没有人有权利去质问你这件事情。
不过眼下嘛,倒是有另外一件事非你不可。”
“您说的是把汇总的内容,向延安方面进行说明?”
贺耀组一猜就猜到对方想要说什么事情了。
只见对方点了点头,随后把这张【所需物资汇总表】递给了贺耀组。
贺耀组接过之后,看了一眼,差点没有眼前一黑。
“这个数字,有些过于夸张了吧?”
“是啊,我也知道这个数字有些不太对,但毕竟我们是要去给延安方面说去的。
我的想法是,你和卫司令有过几面之缘,你先去晋南见一见卫司令,然后再去延安,把这张表格上面的内容,告诉给延安方面。
记住,不能把这张表格直接交付给延安,只能口述,不能给他们留下我们的纸质材料。”
说到这里,贺耀组当即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他还是很快就领下了这个任务,然后踏上了前往晋南的路程。
4月10日晚上抵达晋南之后,他先是和卫司令彻夜长谈,两人一晚上谈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对中国未来的展望。
而在第二天清晨,即便是只休息了两个小时的贺耀组还是带着十足的精神,上了前往延安的飞机。
在飞机上稍微再稍微休息了一会之后,下飞机的贺耀组立马就受到了延安方面副部长的迎接。
双方很快就进入正题,贺耀组就说道。
“副部长,我希望你对我手上这张表格里的数字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这个数字十分庞大,以至于重庆方面要求我不要留下任何纸质内容,以避免留痕。”
说完之后,贺耀组就把自己单独列出来的表格内容,交给了副部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