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伟说完之后,研究员面部的震惊表情更甚了。
但是在震惊之余,研究员也对秦文伟说的这个事情有些不太敢相信。
不过,前面秦文伟有提到的自己的来历,他已经猜测出来的情况下,他却又沉默了下来。
如果秦文伟的来历真的和他前面猜测的那样是一致的,那这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而秦文伟看到了研究员的犹豫,在想了一会儿之后,他对研究员说道。
“这样吧,研究员先生,我给您展示一下目前我们手里的一些装备。”
这随后秦文伟从自己的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个无线电,这是八路军高级指挥员专用的无线电,保密水平更高。
“启明同志,去找门口保卫部的同志,借一台无人侦察机过来,小型四轴无人机就行,要有红外和热成像。”
过了一会儿之后,得到秦文伟指令的王启明将秦文伟要求的这些设备拿进来了会议室。
随后秦文伟就使用这个设备给研究员进行了展示。
“这是无人机,从技术上面来说,这种无人机的技术,和卫星的技术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在技术水平上,应该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说完之后,秦文伟打开了手中的遥控器,随后操作无人机起飞。
随后,秦文伟将会议室大门打开,小心地操作这台无人机飞出了会议室,并在王启明的配合下,这台无人机飞出了大楼,开始向空中升起。
此时的研究员也已经看呆了。
因为秦文伟在操作的同时,压根就没有看向这台无人机,而只是看着自己的手中遥控器的上的画面,就完成了飞行操作。
并且,在飞出大楼之后,秦文伟将遥控器直接递到了研究员的面前。
“这就是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通过无线信号的方式,画面能够传到遥控器上。
这个画面,是通过无人机上面搭载的摄像头完成的。
这个摄像头能够将拍摄到的画面以电子信号的方式,传回到我们的遥控器上。
卫星的工作原理也与这个有点相似。
只不过卫星高度很高,所以能够看到的细节是绝对没有这么丰富的。
但这也足够了,因为大规模的军队调动,是绝对不可能逃过卫星的眼睛的。
而且我们不仅仅能够使用常规光学摄像头,我们还能够使用热成像亦或者是红外线。”
随着秦文伟的话音落下,他将这个无人机的摄像头模式依次改成了热成像和红外线,展示给研究员看了一遍。
看着秦文伟给自己展示的画面信息,研究员微张的嘴巴就没合上过。
而他看到这个无人机之后,也终于是明白八路军为什么能够在华北取得如此惊人的战果了。
无人机这种利器,是能够改变战争形势的战略武器。
再配合上这个红外和热成像功能,保管能让日军白天没处躲,晚上躲不开。
在演示完无人机之后,秦文伟又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台笔记本。
这是在华北这场决战之后,他重新兑换的设备。
从某个程度上来说,现在秦文伟能够提供的计算机,其cpu性能已经能够达到原本《亮剑》世界大概2020年左右的程度了。
秦文伟所使用的这个笔记本,就是一个8核心CPU,全状态运行下,全核能够达到4.0Ghz。
这是散热的极限,不是秦文伟能够提供的计算机的极限。
而且新式的超级计算机也已经在组建了。
目前计划是在太原、石家庄、济南、延安四地建立四个超算中心。
拿出这台笔记本之后,秦文伟对研究员问道。
“研究员先生,你还记得那台计算器吗?我们让马海德给您的那台计算器,其计算能力大概是在每秒5000次左右。
我现在在您面前的,就是我们最近刚刚获得的计算机。
它的运算能力,大概的说,每秒能够达到500亿次。”
“多少?”
“每秒500亿次,您没有听错,就是5后面跟着10个0。亦或者说,500万万次,50 billion。”
秦文伟换了多个单位来形容,每个单位,在研究员耳中都是一次惊雷。
他手上的计算器每秒5000次左右的运算能力,就已经让他受益匪浅。
而现在,秦文伟说眼前的这台计算机,运算能力是自己上一台的一千万倍。
这个数字让他感到震惊。
而更让他震惊的还在后面,秦文伟继续说道。
“这个笔记本,在您掌握使用方式之后,您会喜欢上的。
不过这只是日常让您记录数据使用的。
如果您有一些数据需要计算,且数据量十分庞大的话,我们目前还在建立超算中心。
在两个月内,超算中心能够完工。
超算中心里面是以一台超级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据中心,这一台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能够达到每秒10亿亿次。
如果后续有什么计算任务的话,可以让超算进行计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