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车,装上车,火车今天下午就要出发,这批货物要抓紧点。
老倪,你那边的推车小心点,这些可是最新的战斗机,要是翻车了,我扣你们组这个月的奖金!”
在太原的一处火车货运站内,一群工人正在忙碌着,车站的站长也知道这次任务的重要,亲自抵达并在现场指挥装载货物。
而他们此时在忙碌的事情,则是将五架歼五战斗机以及十辆59式坦克,另外还有五车厢的其他物资装上列车。
这列货运列车很普通。
整个货运列车仅有十六节车厢,其中动力车头占据一节,就是只剩下十五个车厢可用于运输货物了。
而这十五个车厢里,五个用于运送这五架歼五战斗机,五个用于运送59式坦克,最后五个车厢则是用于运输各种其他的物资。
这辆火车,将会经由太原一路沿着同蒲铁路北上之后,经由京绥铁路继续北上,抵达这趟行程的出发地——乌兰察布。
很显然,这辆货车的目的地是前往苏联的。
由于这条铁路起点位于乌兰察布,终点是乌尔乌德,所以也被称为中苏-乌乌铁路。
乌乌铁路作为预想中延安方面和苏联之间大规模物资往来的一条重要干线,其也算是受到了苏联和延安两方面的重视的。
苏联方面配合,延安方面出物资,所以这条铁路才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完工。
但是乌乌铁路完工之后,除了实验用的实验用火车进行过运行测试之外,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没有实际通车。
而这次的这辆火车,就将是第一辆执行运输货物任务的车辆,也是通车后的第一辆试运行车辆。
它将会在太原的八路军总部仓库装载着五架歼五战斗机以及十辆59式坦克,另外还有五个车厢的其他物资前往乌兰察布。
随后,他会经由乌乌铁路进入苏联境内,再由乌尔乌德返回乌兰察布,执行一个来回的正式通车任务。
当天晚上,车辆顺利抵达乌兰察布,随后在乌兰察布火车站停靠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一大早,车站为该列车举办了隆重的出行仪式。
4月24日早上8点,这趟列车从乌兰察布出发,随后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匀速前进。
由于这趟列车是货运火车,所以也不用停靠在站台上上下乘客,可以一路直接从乌兰察布前往乌尔乌德。
在30个小时之后,4月25日的上午10点,车辆顺利进入苏联。
车辆在驶入苏联境内之后,缓缓在边境站点停下。
与此同时,苏联方面也出动军队,对车辆实行保护。
随后,在短暂的停留之后,车辆继续前进,并于下午2点30分,抵达乌尔乌德的乌乌铁路总站。
这里是苏联方面单独为乌乌铁路修建的一个大型火车终点站,同时也是一个大型货物中转站。
这是苏联和延安双方在经过论证之后,最终采取的方案。
原本在最开始的时候,苏联方面是希望能够将中转站设置在中苏边境的基亚赫京斯基地区的。
而且刚开始苏联方面最开始想的,也仅仅是打算设立一个换轨站,协助入境苏联或者出境前往中国的火车更换车轮间距和底盘,以适应不同车轨轨距的。
但延安方面则是提出未来这条铁路会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中苏两国之间互相交换物资的一个重要铁路线路。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省事,但是在面对双方有大量物资需要交换的时候,效率上就过于落后了。
而且车辆在这里完成换轨之后,中国火车大概率是只在乌乌铁路上运行,车辆抵达乌尔乌德之后,还是要在乌尔乌德完成下货,并由苏联方面完成重新装货的操作。
这样一来,相当于白白浪费了换车轮和底盘的时间。
延安方面最终还是说服了苏联,苏联方面在乌尔乌德郊区修建一个乌乌铁路乌尔乌德总站,并配套建设了仓库区和火车停靠区。
这么一来,也终于是使得乌乌铁路达成了延安方面原本的设想,可以实现延安和苏联之间的物资大批量流动。
车辆在抵达乌尔乌德总站之后,苏联方面尤为重视,即便火车上对歼五战斗机和59式坦克经过了重重伪装,但还是里三层外三层清理了火车站周围,就连工作人员都很少留下。
这使得乌尔乌德火车站的迎接人员孤零零的。
不过显然从太原开来的这趟列车并不在意这点。
所有的车组成员接受了苏联方面的要求,下车前往指定的休息地点,接下来的卸货工作就不需要车组成员参与了。
当天下午3点开始,车站在军方的监控下,开始把列车上装载的五架歼五战斗机以及十辆59式坦克秘密进行转运。
而剩下五个车厢的其他物资,由于大部分都是体积较小的,而且外面包装箱都被抹去了标记,倒是直接被搬了出来,然后抬走。
火车的车组人员趁着这个时间,前往苏联提供的休息室休息,准备明天早上再将车辆开回太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