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杨家岭中央园区的中央大礼堂内。
这座由延安军民动手修建的巨大建筑,此刻内部的755名代表正在召开第柒次大会,这次会议,承载着中国革命的未来与希望。
礼堂内灯火通明,主席台上悬挂着四幅巨幅画像,两侧悬挂着镰刀锤子旗。
来自各个根据地和部队的代表们,穿着整齐洁净的中山装或军装,聚精会神地坐在会场内。
大会已经召开了多日,而今天,一项特殊的议程,让整个会场笼罩在一种格外微妙而期待的氛围中。
第叁国际执委会总的书记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亲自抵达会议室内。
他将作为柒大特别邀请的第叁国际代表,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此刻的季米特洛夫坐在主席台一侧,神情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和谨慎。
他面前放着的是一份厚厚的发言稿,稿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少的文字。
而这篇发言稿如果发出去,那么第叁国际将会迎来一篇新的历史。
他,这个第叁国际的实际领导人,对各国组织的掌控能力将会下降一个大台阶。
不,不应该说是下降一个大台阶,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失去对各国组织的实际掌控。
在他盯着自己稿纸的同时,负责主持会议的副部长宣读了纪律,随后所有人都看向了季米特洛夫。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季米特洛夫的身上。
季米特洛夫随后平静地站起身,走到讲台前。
他先用略显生硬的汉语说了句:“同志们,我是第叁国际执委会总的书记,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这次受邀参加会议。”
季米特洛夫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语调平稳,但内容却实在是没办法恭维——尽管学了一晚上,季米特洛夫的中文仍旧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紧接着,在一旁的翻译员立马开始中译中,翻译起季米特洛夫的话。
在这之后,季米特洛夫不再使用话筒,而是在说话的同时,由翻译员直接通过话筒,将自己的话翻译完之后,再传达给会场里的所有人。
“尊敬的中央同志以及全体与会代表们,我受第叁国际执委会的委托,参加此次会议。
在此,向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各位代表以及所有中国军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坚定的支持!”
开场白是惯例的礼貌用语和表达立场,但接下来的话,却让台下许多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代表们屏住了呼吸。
在开场白说完之后,季米特洛夫停顿了一下,一边等着翻译员这边完成翻译,一边也仿佛是在为自己积蓄勇气。
接下来他要说出口的话,确实很需要勇气。
“第叁国际,以及作为其代表的我们,必须坦诚地承认一些事情,一些错误的事情。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特别是在你们国家革命的关键阶段,第叁国际对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了解不深、判断不准的问题。
第叁国际当年所做出的一些具体指示和决议,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国情,背离了中国革命实践的现实情况。”
在翻译官说到这里的同时,台下响起一阵骚动。
尽管大家心中此时对此都已经有了共识,但由第叁国际的代表,还是第叁国际执委会总的书记在如此庄重的场合公开承认第叁国际的错误,这所蕴含的意思,完全是不一样的。
季米特洛夫的发言还在继续着。
作为第叁国际在苏联和延安方面达成共识,确定了其未来的实际发展方向之后,这是第叁国际第一次参加其他国家的这种大会。
季米特洛夫的这篇发言是非常诚恳且实际的,在发言里,并没有回避具体的问题。
他提到了第叁国际在苏区反围剿时期,对当时反动派围剿的危险性估计不足,导致土地革命后期苏区遭受严重损失。
提到了由于错误的决定,迫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也提到了在国共合作初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一些过于理想化和脱离实际的建议让中共内部甚至出现了一些分化。
“……以上这些在指导上的偏差和错误,客观上,迫使贵组织走了弯路,付出了本可避免的牺牲。”
季米特洛夫的声音低沉下来。
在说完这些话之后,第叁国际当初的错误,毫不犹豫地说,就会被以官方书面形式固定下来。
但想到第叁国际的未来,季米特洛夫不再犹豫,他抬起头,声音激昂地说道。
“对此,第叁国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这些事情,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最了解各国情况的,终究是坚持战斗在各国土地上的各国组织自己。”
这番话,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一般,在与会代表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第叁国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是如此干脆利落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