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秦文伟随同副总指挥和副参谋长两人一起返回了太原的八路军总指挥部。
秦文伟在抵达总指挥部之后,按照当前的需要,用了三天的时间,在太原周边仓库里,放下了一批物资。
这些物资是接下来半个月内的所需,秦文伟在将这些物资全部放置好之后,在5月16日早上做了一下准备,打算下午乘坐飞机前往乌兰察布。
就在秦文伟提着笔记本在八路军总指挥部内整理资料的时候,副总指挥对秦文伟问道。
“文伟,说起来,现在二一计划的进度如何了?”
何为二一计划?两个弹,一个星,即为二一计划。
二一计划的前期理论研究是可以在延安学习的,但是真正要开始动手实际操作的话,那再继续待在延安就不合适了。
尤其是钱博士的研究,那玩意就必须在一个可以说没有人的地方搞实物。
当然,钱博士的研究没那么快,他的团队现在还在组建,他的理论学习还在精进。
至于二一计划的实际试验场地地点,倒是早就已经选定了,就在锡林郭勒盟境内。
在地点这个问题上,实际上现在的延安方面根本就没得选择。
二一计划,不管是两个弹还是一个星,需要的场地都必须是地广人稀的地方。
而现在,八路军的实际控制区内也就有且仅有锡林郭勒盟能够够得上这个条件了。
研究员的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相对更简单一些,设置在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左旗。
这个卫星发射基地当前的名字就是苏尼特发射基地。
而且从地理条件上来说,这里 既不是中苏乌乌铁路沿线,但距离乌乌铁路也不远。
这也就意味着,从中苏乌乌铁路路过的火车是看不到这个发射基地的。
另一方面,这里还有一条从中苏乌乌铁路干线中分出的支线,专门用于供应物资给苏尼特发射基地。
按照秦文伟的预想,苏尼特发射基地,应该要作为未来五到十年内,主要的一个发射场地。
从这点上来说,他对这个发射基地的要求还真的是不算低了。
这个场地的建设,他是按照《亮剑》当中未来建设的酒泉发射中心为蓝图而专门让系统出的设计图纸。
真正想要完成这个发射基地的正式建设工作,没有个一年的时间,是不现实的。
甚至于这个一年,也还仅仅只是完成这个发射基地的一部分主体建筑,能够投入使用而已。
不过嘛,这是正式的发射基地的标准。
目前在苏尼特发射基地不远处,正在执行建设施工任务的,是一个临时发射中心。
这个临时发射中心就没有那么多的配套设施了。
这里面最核心的建筑,就是一个发射场和一个指挥中心。
这两个建筑当前都已经完工了,研究员正带着团队在临时发射中心的指挥中心里调试设备和调整参数。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会在5月18日进行第一次的试发射。
而这秦文伟这次去苏尼特左旗的这个临时发射基地,就是为了在今天晚上的时候,在临时发射基地的特殊仓库里,把cz3运载火箭从系统里兑换出来。
这样才能在18日顺利执行发射任务。
这一切副总指挥此时暂时还不知道,不过副总指挥问这个问题倒是没什么。
副总指挥知道秦文伟的存在,也知道中央是要搞两个弹,一个星的。
他只是不知道计划现在执行的具体进度而已。
所以,在听到副总指挥的询问后,秦文伟便对副总指挥回答道。
“目前二一计划进入实质性的实物阶段的,仅有卫星发射计划。
当前卫星发射计划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进入试验阶段了。
研究员和他组建的团队已经反复经过了数次验算和复核,确认数据无误,现在正在对发射中心的设备和参数进行最后的调整。
按照计划,我们将在5月18日执行首颗卫星的发射任务。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在5月20日、21日、22日、23日连续执行总计28颗的卫星发射任务,以组建一张覆盖全球的司南卫星网络。
这样一来,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将能够实现卫星定位和通讯功能。
而我们许多需要依靠大型或中型固定翼无人机进行通讯中继的事情,将会彻底摆脱中继的困扰。
比如未来,我们使用侦察无人机,将不再有距离的限制。
亦或者我们继续使用轰-6轰炸机执行轰炸鬼子本土的任务,就不再需要如此数量的中继无人机为轰-6轰炸机进行信号中继了。
而且,空军计划的大轰炸计划也就可以开始了,为此,我们已经进行了接近半年的准备。
现在我们能够操作无人机的专项人员不下两万人。
尽管他们多数都分部在各个炮兵部队里,但现在大部分的部队暂时并没有作战任务,我们完全可以抽调5000到人,让他们来参与对察打一体大型无人机的操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