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内,新四军代理军长、第1师师长、新四军参谋长等几人聚集在一起,准备就对华东地区的进攻做最后的部署。
在新四军江南所部撤回江北之后,原军长和副军长就被调回延安学习。
之后,原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暂任代理军长,在江北指挥部内接手新四军指挥事宜。
同时,为了加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指挥作战,特别将第1师师长也调到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配合代军长一起指挥新四军。
此前副总指挥和副参谋长在会议上面说的对华东日军的作战方案,就是出自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延安方面已经通过了我们的作战方案,但是要让我们再稍微等一段时间,说是有一批新式武器需要临时加强给我们。”
听到新式武器这个词,指挥部里的几人纷纷来了兴趣。
在最近的一个月时间里面,他们总算是见识到了延安方面所谓的改编究竟有多么的夸张。
如果说在华北决战之前,他们的改编还只是小打小闹的话。
那么,这次的改编就算得上是主菜了。
新四军全军经过改编之后,完成了六个摩托化步兵师和八个新编师的改编工作。
也就是说,新四军在江北所部的全军,几乎都完成了改编。
只有还在江南的部分游击队没有完成改编工作。
59式坦克、SH-15车载加榴炮、PLZ-52自行加榴炮,这些在改编过程中出现的装备,着实是让新四军方面开了眼界。
所以现在听到又有新装备,几人都是来了兴趣。
参谋长问道:“这次延安方面又准备给我们加强什么装备?”
延安方面,这次告诉众人新装备的事情,是直接通过高级指挥官专用的无线电告知给代军长的,其他两人还不知道。
代军长则是卖起了关子,神神秘秘地对两人说道。
“这回的新装备可了不得,是火箭炮,你们猜猜这次新火箭炮的口径有多大,射程有多远?”
听到代军长这么说,两人也是来了兴趣,师长先是猜道。
“首长都这么说了,恐怕是远超想象。我猜啊,300毫米口径,150公里的射程?”
师长虽然嘴上说着远超想象,但是猜测还是颇为保守的。
90式122毫米火箭炮以122毫米的口径,拥有着40公里的射程。
师长猜测300毫米口径的火箭炮,射程上则是90式122毫米火箭炮的3.75倍,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推测了。
不过这也恰好正中了AR3火箭炮300毫米口径这款火箭炮的射程。
代军长听到师长的话之后,微微有些吃惊。
这个表情很快就被师长和参谋长两人捕捉到,参谋长也是吃惊地问道。
“代军长,不会被师长同志猜中了吧?”
话说到了这份上,代军长也不藏着掖着了。
适当的猜测能增加情趣,但要是一直让人家猜,那可就没意思了。
“师长刚刚猜测的,确实是这款火箭弹使用300毫米口径火箭炮情况下的射程。
但是这款火箭炮可以更换发射口径,基础弹药有300毫米、370毫米、750毫米三个样式。
射程分别是150公里,280公里,600公里。”
听到750毫米口径的时候,师长和参谋长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最后说到它高达600公里的射程的时候,两人更是震惊不已。
看到两人的模样代军长哈哈一笑,对两人说道。
“我就说嘛,没有人能在这个数据之下保持冷静。你们也不例外。”
在代军长的笑声中,师长继续追问道:“射击精度如何?”
90式122毫米火箭炮极限40公里射程的情况下,误差在200米以内。
如果把距离放大到600公里的话,那误差能有多少,师长甚至都有些不敢想象。
75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这威力着实不容小觑。
如果是误差太大,进而导致最终这枚火箭弹落入到民众的居住区的话,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所以,在代军长说出750毫米口径火箭弹的射程高达600公里之后,师长第一时间就想知道误差精度有多少。
代军长收起笑容,对师长回答道:“600公里射程,30米的误差。”
闻言,师长惊呼道:“多少?30米!?”
师长的话中充满了不敢相信。
而当这个数据从代军长的嘴中说出来的时候,师长第一时间是不敢相信的。
但是很快,师长就反应了过来。
他继续问道:“这枚导弹使用的是激光制导?”
SH-15车载加榴炮、SH-2车载榴弹炮、PLZ-52自行加榴炮都有激光制导炮弹。
鹰击-83反舰导弹也拥有着激光制导系统。
所以师长的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自然也就是激光制导。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卫星制导系统的存在,所以他只能认为这个是采用激光制导的火箭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