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内,八路军总指挥部判断的日军几条主要道路上,关东军长长的车队在公路上漫无边际,只能看到伴随着尘土飞扬,人群在公路上缓慢移动。
鬼子撤退的人群分成三个波次。
第一个波次,是在道路最前方的关东军主力部队,他们的情况还好一些。
这些关东军主力部队还维持着秩序,他们在有序地撤退,而且由于梅津美治郎下达的命令是让他们紧急撤退,所以他们现在负重普遍都不重,行军速度也很快。
然而和这些关东军主力已经拉开了距离的后方部队的情况则是不妙了。
第二个波次是关东军这四个师团的后勤部队、炮兵部队以及各地的守备队,还有伪满洲国伪政府的文职官员等等。
这部分的鬼子里,虽然有不少的卡车,但由于当前鬼子严重缺乏汽油,所以这些卡车烧着的,都是极为劣质的石油。
车辆在开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往外噗噗冒着黑烟,时不时就有一辆辆卡车在路上抛锚,堵住后方的道路,不得不下车把车辆推到路边去。
至于那些使用卡车和骡马牵引的火炮,更是艰难地在队伍中行动。
如果仅仅是关东军的后勤联队和炮兵联队在后方的话,情况还会好些。
但实际上,关东军的这些部队和无数背着行囊、步履蹒跚的守备队队员、伪满洲国文职官员们,全都挤在了一起。
这些守备队队员和伪满洲国文职官员的行动纪律就已经差了非常多了。
而如果第二个波次已经算得上混乱了的话,那么。
这些部队更后方的第三个波次,主要由开拓团组成的这个波次,已经在上演一副末世般的混乱景象。
这些种种,都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在此刻上演着一场狼狈不堪的大溃退。
撤退的关东军的脸上写满了疲惫、恐惧和茫然。
华北、华东友军被全歼的消息早已如同瘟疫般在军中传开,八路军前两次的空袭,虽然对关东军自身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也给关东军最底层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第二个波次撤退人群里,往日里服从性极高的关东军,此刻即便是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呼喝着,试图维持秩序,但也收效甚微。
队伍中不时因为车辆故障或争抢道路而发生堵塞,咒骂声、骡马的嘶鸣声和引擎的喘息声混杂在一起。
即便是关东军中层的那些中队长、大队长来维持纪律,枪毙了不少慌乱的鬼子也无济于事。
一个名叫小林弘的日军中队长,坐在一辆卡车的副驾驶位上,探头看向窗外。
作为第28师团步兵第30联队第1大队第1中队的中队长,他原本应该是和联队一起撤退的。
但偏偏,他和他的中队被选中,来后方后勤部队里执行维护秩序的任务。
从这点来说,他是不幸的。
但是,他的中队又幸运地能够分到5辆卡车,而且到现在都还没抛锚,这让他和他的部下至少不用完全用两条腿走路,可以轮着上车休息一会。
看着窗外混乱的行军队伍,小林弘让司机靠边停车,随后自己打开车门走了下来。
随着车辆停下,在卡车车斗上的日军也从车斗上下车,一名小队长走到了小林弘的面前。
小林弘看着走过来的中队长,叹了一口气后,先说道。
“行军速度太慢了。”
“是,中队长阁下,但我们已经在尽力维持秩序了,可现实是我们确实没有办法再维持秩序了。
我们人数太有限了,而且一旦分开,我们自身也会被冲散。”
小队长的分析也让小林弘深以为然。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
在两人谈话的同时,一名日军声嘶力竭地大喊道。
“南方,空袭,隐蔽!!!”
与此同时,负责播报防空警报的日军开始摇动随身携带的防空警报器,刺耳的防空警报在日军撤退路线上开始响彻。
小林弘和那名小队长立即开始朝着公路两侧的农田跑去,尽可能远离公路,这是他们在前面两次轰炸中得出来的结论。
小林弘一边跑,一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南方的天空中。
只见湛蓝的天空中,似乎有几个极其微小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白点,正以一种恒定的速度移动。
看到飞机距离自己距离还算远,小林弘略微镇定了下来,随后他拿起自己挂在腰间的望远镜,随后调整焦距到最远,瞄向这几个黑点。
在望远镜中,他总算是稍微看清了这些小点的真实模样。
确实是八路军的轰炸机。
最后确定了这点之后,小林弘深吸一口气,继续朝着道路两旁的田地里跑去。
八路军的两次轰炸行动,他确实都经历过,只要远离交通线,还是没有那么大的危险性的。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当飞机飞过自己所处位置的头顶的时候,小林弘才发现这些轰炸机居然没有投放炸弹。
“看样子,他们应该是去轰炸前面的师团主力了,希望师团长、联队长他们能够安然无恙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