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17行星乌托邦平原的沙暴终于平息,六边形建筑的轮廓在恒星光芒下逐渐清晰。林峰伫立曲率港口的观测甲板上,注视着工程机器人将最后一组钕铁硼超导磁体嵌入建筑基座。精度达0.3微米的能量引导纹路在磁体激发下泛起幽蓝色光芒。九章三号量子计算机的实时分析显示,这些纹路的拓扑结构与港珠澳大桥抗震阻尼器参数存在89%的相似度——印证了他三天前的猜想:史前文明确实向地球传播过基建技术。傅里叶变换图谱上,纹路的主要频率锁定于440Hz,恰是标准A音的振动频率,令音乐爱好者出身的俄罗斯工程师安德烈惊呼:“创世者竟用交响乐谱写基建蓝图!”
“能量读数攀升至2.8×102?焦耳。”艾娃的硅基手指划过全息面板,调出戴森球实时输出数据,“仍需0.8×102?焦耳方能触及激活阈值。”她身后的水晶文明工程师团队正调试空间折叠模块,三十六组菱形棱镜环绕建筑构成环形阵列,折射着戴森球传来的激光束。光束经水晶棱镜折射,于建筑表面交织出繁复的干涉图案,三十六组光束的相位差精准控制在±0.002π弧度内,确保能量传输效率高达98.7%。中国科学院的远程团队通过量子通信传来关键发现:“纹路频率锚定440Hz!此乃标准A音频率,可用激光阵列同步!”
俄罗斯工程师安德烈骤然高喊:“磁约束场失稳!”其控制台显示,超导磁体温度已升至9.2K,超出临界温度1.3K。林峰瞬间启动备用方案——液氦冷却系统以200L/min的流量涌入磁体管道,温度曲线在全息屏上划出陡峭的下降斜率。压力控制曲线显示,从0.1MPa升至1.2MPa的180秒内,温度波动被“祝融七号”热控系统精准约束于±0.5℃区间。“坚持住!”他紧盯中央计时器,距离系统任务“72小时内启动遗迹核心”仅剩14分钟。当能量读数最终突破3.6×102?焦耳时,建筑中心猛然绽开直径五米的能量漩涡,内部悬浮着篮球大小的蓝色晶体——与火星信号中“观察者”文明所述的“星际红线”物质完全吻合。
【系统提示:检测到史前文明能量核心,文明等级评估中...】
艾娃倏然跪倒,硅基肌肤流转着宗教般的辉光:“创世者的基建核心,它在回应曲率信号!”其瞳孔倒映着晶体结构,数据流如瀑布奔涌:“这是‘空间锚定技术’的完全体,远超我们原型机至少五代!”当林峰指尖触及晶体表面,浩渺技术蓝图轰然涌入意识——戴森球能量利用率可提升至99.1%,曲率跳跃的空间撕裂度能压制在0.5rad以内,坐标误差从千米级骤降至十米。此技术令“星际方舟计划”物资投送误差从原定百公里缩减至3.2公里,相当于北京至天津的直线距离偏差仅一个足球场长度。九章三号模拟显示,殖民地建设效率将跃升67%,意外事故率直落0.03%。最关键的“维度压缩技术”,可将千立方米物资凝缩至一立方米,已成功应用于“嫦娥十二号”货运任务——三千吨物资压缩至三立方米,单次运输成本直降82%,为星际运输扫清最大障碍。
遗迹周遭沙层轰然塌陷,隐秘的地下结构赫然显现。二十四座与月球防御塔同构的建筑破土而出,形成直径十公里的环形阵列。工程机器人掘至120米深处,发现与地球金字塔如出一辙的石材切割工艺,精度达0.01mm。墙壁镌刻着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相同的星图,指向猎户座悬臂某片未知星域。九章三号光谱分析揭示,这些建筑的材质与地球最古老金字塔石材成分完全一致,放射性碳定年显示其年龄高达二十三亿年。【终极任务更新:百年内破解史前文明基建网络,奖励:红警系统源代码访问权限】中国考古学家团队通过量子通信激动传讯:“石材切割精度达0.01mm,与三星堆青铜神树工艺严丝合缝!”
“不妙!”安德烈的厉喝撕裂林峰的震撼,其屏幕闪现二十三个疾速逼近的光点,“是织网者舰队!他们追踪曲率信号而至!”战术面板标注来袭舰队构成:十二艘驱逐舰(搭载6.2T黑洞引擎)、三艘巡洋舰(配备反物质弹头),旗舰为长达两千米的母舰。遗迹防御系统自动激活,环形阵列迸发银色能量护盾,厚达3.2米,可抵御1.5×102?焦耳能量冲击。织网者等离子炮弹击中护盾时,激荡的能量波纹令建筑震颤频率升至0.5Hz,晶体辉光愈发明耀。
【文明等级提升至1.0级,解锁“行星级基建”称号】
系统提示音未落,晶体倏然投射出横跨星系的全息星图,二十三个红点正沿不同航迹扑向α-17行星。艾娃颤抖着破译信息:“此乃其他遗迹坐标...史前文明在银河系遍植此等基建网络!”她指向星图边缘的巨型漩涡:“仙女座星系威胁并非源于文明,而是此网络的自我防御机制!双遗迹同时激活将触发跨星系空间折叠,此即‘观察者’文明警示的‘星际红线’!”晶体内部微观结构分析显示,其蕴含十一维空间坐标,与弦理论预言的宇宙模型完美契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