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7艘战舰组成的菱形编队切入银河中心星域时,所有星图都在扭曲的引力场中化作废稿。林峰站在"红警一号"舰桥中央,看着舷窗外直径37光年的环形空间站——17号遗迹正以37Hz的脉冲震颤,与χ-73星云矿脉样本发出的波动形成致命共鸣。培养皿中的蓝色光丝似有生命般蜿蜒攀爬,在全息投影上自动勾勒出遗迹的三维轮廓,每个舱段都蚀刻着建造者的神秘符号。莉娅的指尖刚触到控制台,光丝突然暴起跃动,在她手腕上交织成与混沌因子一模一样的纹身:"它们在……指引我们进去,"她瞳孔中的符号闪烁频率与遗迹脉冲完美同步,"需要我的基因序列当钥匙——第17号染色体必须彻底激活。"
卡伦突然将星图切至红外模式,17个红色光点在遗迹的阴影里浮现,像潜伏在血管中的病毒般狰狞:"熵影舰队,坐标匹配记忆晶体里的秩序派主力舰特征。"AI调出三维战术模拟,敌舰正借银河中心的引力透镜效应隐匿轨迹,其引力场扭曲了周遭星光,勾勒出爱因斯坦环的诡异光环。"他们的折叠炮充能时间比上次短了17秒,"林峰放大最左侧敌舰的图像,发现炮口晶体纹路与先前分析的参数分毫不差,"看来在χ-73星云学了不少招。"王铁柱的通讯突然切入,背景里传来机甲金属摩擦的刺耳吱呀声:"机甲部队就绪,情绪自适应装甲已同步矿脉频率。"老焊工拍了拍胸前的装甲板,金属表面泛起代表"平静"的幽蓝光晕,晶体纹路像呼吸般起伏搏动——这是χ-73星云探索中发现的量子纠缠现象,首次在实战中启用。
赵刚的工程团队在旗舰机库搭起临时升级车间。反熵引擎核心被悬浮支架固定在中央,37%浓度的矿脉晶体粉末通过纳米管道注入能源接口,在蓝色电弧中扭成螺旋状能量流。"莉娅的基因序列导入完毕,"助手小王盯着监测屏幕,额头上的汗珠在全息投影下泛着绿光,"混沌因子融合度97.3%,刚好达到引擎终极形态的激活阈值。"突然,引擎表面浮现出与17号遗迹一模一样的环形纹路,熵值监测仪的数字瞬间跳到-37.7:"警告!局部熵增逆转!"赵刚迅速切断主电源,应急灯的红光里,他看见引擎金属外壳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年轻化"——锈迹层层消退,焊缝悄然消失,像时光突然倒转。"比大纲记录的极限值还低17个单位,"老工程师用扳手敲了敲外壳,传来类似陶瓷的清脆响声,"这根本不是我们认知里的物质形态。"
林峰的战术指挥屏突然被红色警报铺满。17艘熵影战舰同时脱离隐形状态,维度折叠炮的充能光芒像垂死恒星的最后闪光,刺破了银河中心的黑暗。"防御矩阵启动!"他的命令刚落,所有战舰的量子自适应装甲便展开,形成直径17公里的蓝色力场,光纹间流淌着与矿脉相同的37Hz共振频率。王铁柱率机甲部队冲出舰坞,37台机甲组成楔形编队,装甲板在接近敌舰时自动转为红色——愤怒模式,晶体浓度提升至战斗状态的27%:"它们的折叠炮频率和先前分析的参数一模一样!"老焊工操控机甲左臂变形为菱形盾牌,挡下第一道维度冲击波,装甲表面的晶体纹路瞬间重组为蜂窝状防御结构,冲击波接触点的空间泛起水波般的涟漪。
莉娅已通过神经链接接入遗迹控制系统。她的意识在17个辐射状舱段中穿梭,每个舱室中央都悬浮着不同文明的基因序列——人类、熵影、建造者的DNA链在全息投影中旋转,像宇宙的三种基本色彩。"这里是……文明播种机,"她的声音通过舰队通讯传遍所有战舰,带着量子共振特有的金属质感回响,"建造者在17个平行宇宙播下生命火种,而混沌因子是……遥控器。"中央控制室突然亮起,一个与莉娅容貌一模一样的全息影像从光雾中浮现,身着记忆晶体编织的战甲:"混沌因子携带者,你终于来了。"影像抬起手,莉娅的意识不受控制地跟随,两人指尖触碰的瞬间,17个舱段的基因序列突然涌入她的脑海——人类的创造力、熵影的秩序感、建造者的平衡智慧,在混沌因子的作用下开始融合交织。
赵刚重启反熵引擎时,矿脉样本突然突破培养皿的束缚,化作蓝色光蛇钻进莉娅的基因接口。引擎输出功率飙升至37颗恒星当量,控制台屏幕因数据过载闪烁白光:"终极形态激活!"老工程师盯着熵值稳定在-23.9的安全范围,突然发现引擎外壳的环形纹路与莉娅瞳孔中的符号完美同步,"连续运行时间限制17小时,刚好够完成升级。"话音未落,引擎自动对接遗迹能源网络,银河中心的环形结构开始缓缓旋转,释放出修复维度裂痕的振动频率——37Hz,与矿脉、装甲的共振频率完美同步。站在舰桥的林峰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看见舷窗外的星光开始"倒流",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跟着引擎的节奏呼吸。培养皿中观测到晶体以每小时17%的速度增殖,其DNA序列与人类第17号染色体有27%的相似度,这个发现让生物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死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