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陈关西去叫人搬运,把船上的油和米面搬一点出来付账。
还装了好几麻袋的海带和紫菜,这玩意到时候回去煮汤挺好。
没半小时,陈关西带着十多号人过来,准备搬运这些海货。
打开袋子,还没看到东西就差点被熏死,这味道太上头了。
“老大,这味道确定没坏啊?怎么都是臭的。”陈关西差点吐了。
二胡带着人直接夸张撤出了十米以外,以防止被熏死。
何村长吓得赶紧解释:“各位领导,这可都是好的啊,晒干的会有味道,但是吃起来很香的。”
宋大江摆摆手:“赶紧装,厂里有何大清,还怕吃不到点好的?人家可是搞谭家菜的。”
何大清现在是宋大江的专属打工人了,每次来一趟都有不少收获,都能让新媳妇和姑娘尝尝鲜。
就是可惜现在海鲜不好运输,不过也没那么糟,毕竟大龙虾是可以通过木屑运输的。
只能说村里人不懂这些,宋大江便专门指导了一下,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木屑加海水的方式运输龙虾,别的他也不太懂。
买了不少东西回来,还下了干海参订单,下次可以送到这边的冷冻仓库。
这边的分局会把东西送到火车站,一天之内就能到49城。
坐着车回到港口,一群人还在卸货,十多个船可是能卸下来不少东西的。
不光是机械,还有不少那边带的冷冻鱼肉和罐头,第一时间送到了冷冻仓库。
港口大车小车集聚,都在等待搬运机械到车站的仓库转运,宋大江干脆带着人坐上了头船,目标是远处的深海。
“走,让你们见识一下什刹海鱼王的本事。”
一群人跟着宋大江上了头船,宋一指挥开着船到了远处深海的地方,宋大江从船舱里拿出二十几个纤细的海竿。
众人一看,吐槽这鱼竿这么细还不如竹子呢,差点没把宋大江气死。
这可是商城出的精品,虽然上次在什刹海没钓上来鱼,但并不代表不能在海上钓鱼。
一群人是山猪吃不了细糠,别糟践他的鱼竿。
分给姐姐和田枣,让大胡子教她们用贝壳肉或者鱼块钓。
宋大江挂上一块小鱼,双手一抖,只见线轮飞速转动,不知道分到多远的地方去了。
刚甩下去没多久,感觉鱼线就蹦上了,宋大江猛地一提,感觉上了劲,就开始疯狂转轮,往回拉着、
这就中鱼了?
大饼一群人还在下面吐槽老大今天估计空手而归,结果牛还没吹完,这边已经把竿头都扯弯了。
“这什么情况,这鱼竿这么结实?”
“不知道啊,照这么看,感觉比竹子强太多了。”
“该不会是铁做的吧,但也不能弯成这样啊。”
这鱼竿是什么鬼,怎么都拉成这样了还没断,简直不可思议。
两个姐姐和田枣还没下杆,宋大江这边就上货了,都围着准备看看钓上来了什么。
宋大江现在都后悔甩那么远,扯了半天还不知道在哪,只能疯狂转动下面的轮盘,尽快把鱼扯上来。
有长眼色的人已经放下小渔船,等着宋大江扯过来就勾住拉上去。
再转了十多分钟,才硬扯过来一条一米多长的鱼,被下面小船捞了起来。
“是?黄条鰤?,得有五十多斤呢,太大了。”底下的小船传来声音。
宋大江转过头望着一群人问道:“怎么样,说你们吃不了细糠还不承认,都滚蛋自己钓去。谁要是钓的鱼比我的大,有神秘奖励。”
几个人听说有奖励,冲上去哄抢剩下的鱼竿,抢到了兴高采烈,没抢到的只能自认倒霉。
陈关西跑的不快,只能空手给各位大哥拍照,等照片出去要好处就行。
宋大江抱着一条一米多长的鱼笑着十分灿烂,陈关西及时按下了快门。
于是乎,一场激烈的钓鱼比赛展开了,田枣钓了一只大虾扔到了不远处,没一会就上鱼了。
扯了一下感觉不太费劲,就使劲转,钓上来一条亮晶晶的带鱼,撇着嘴不太高兴。
她是想钓一条一米长的那种,但不是这种一米长的。
其他的人也纷纷有了不同的收获,有钓上来小鲅鱼的,还有小黄鱼和海鲈鱼的,但都是几斤的大小。
银元有趣的钓上一条墨鱼,他拿着正把玩呢,被喷了一脸墨。
显然他还知道是事情的严重性,擦了擦脸,大骂这条鱼不长眼,朝他吐口水。
谁知其他人都盯着他狂笑,宋大江喊道:“去照照镜子,你黑脸的样子挺好玩。。”
倒是姐姐们以前被宋大江指导过,很快就扯上几条不错的大鲈鱼,高兴地直蹦跶。
平时在城里能钓上这么一条鱼都可以谢天谢地了,但是在海上,这玩意简直看不上,宋大江一杆下去就是五十多斤。
现在没有十斤以上,都没脸说自己来钓鱼了。
不知道是不是宋大江的好运来了,没一个小时,宋大江猛地一提,直接被庞大的力量差点拉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