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坐落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深处的国际觉醒研究院迎来了它建院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学术盛会。这座海拔三千五百米的研究院宛如一座现代化的城堡,银白色的建筑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神圣。来自全球五十三个国家的二百多位顶尖觉醒理论研究者齐聚于此,准备对觉醒现象进行史无前例的深度理论探索。
李逍遥站在研究院的圆形大厅中央,环视着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大厅的穹顶是透明的特殊材料制成,阿尔卑斯山的雪峰清晰可见,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见证这场理论的盛宴。
各位尊敬的同仁,李逍遥的声音在大厅内回响,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不是为了庆祝过去的成就,而是为了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觉醒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他走向中央的全息投影装置,轻触操作面板,一个巨大的三维大脑模型出现在空中,神经网络如星河般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芒。
经过三年多的实证研究,我们已经积累了超过十万个觉醒案例的详细数据。但是,数据只是表象,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建立真正科学的觉醒理论体系。
小雅作为理论发展委员会的主席接过话筒:李教授说得对。虽然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觉醒的触发方法,但对于觉醒过程中大脑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我们的理解还很肤浅。
她调出另一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觉醒前后的大脑在多个维度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神经元连接密度增加了300%,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500%,最重要的是,出现了我们从未见过的量子相干现象。
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量子物理学家汉斯·舒尔茨博士站起身来:小雅博士,您提到的量子相干现象确实是关键所在。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觉醒者的大脑展现出了宏观量子效应,这在生物系统中极其罕见。
他展示了一系列复杂的量子物理方程:根据我们的计算,觉醒者大脑中的微管蛋白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形成了稳定的量子相干态。这种相干态不仅存在于单个大脑内部,还能与其他觉醒者的大脑产生非局域纠缠效应。
这个发现引起了会场的轰动。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莎拉·约翰逊博士激动地说:如果舒尔茨博士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觉醒就不仅仅是个人意识的提升,而是人类集体意识网络的形成!
智深走上讲台,调出一个更加复杂的数据模型:各位,我想分享我们团队的最新发现。通过对全球十万名觉醒者进行同步脑电监测,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所有觉醒者的大脑活动在某些特定频率上表现出完美的同步性。
大屏幕上显示出密密麻麻的波形图,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着不同地区的觉醒者。令人惊讶的是,无论相距多远,这些波形在某些关键节点上都高度一致。
这意味着什么?英国剑桥大学的认知科学家大卫·威尔森教授问道。
智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意味着觉醒者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意识网络。他们的大脑通过量子纠缠效应实现了超距离的信息同步。每一个觉醒者都是这个网络的节点,他们能够在潜意识层面共享信息和智慧。
会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惊人的理论。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觉醒现象的意义就远超他们最初的想象。
墨轩举手发言:我想从计算科学的角度补充一点观察。我们在分析觉醒者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时发现,他们的思维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并行处理特征。就好像他们能够同时调用多个大脑的计算资源。
他展示了一个思维流程图:正常人解决问题是串行的,一步接一步。但觉醒者解决问题是并行的,能够同时从多个角度分析,最终整合出最优解。这种能力的来源,很可能就是他们与其他觉醒者大脑的量子连接。
念真作为文化研究专家提出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各位,我们不应该忽视觉醒现象的文化和哲学意义。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都有关于大同世界天人合一的理想。也许觉醒就是实现这些古老智慧的科学途径。
她展示了一系列古代文献的图片:从老子的,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从佛教的同体大悲,到印度教的梵我一如,这些看似抽象的哲学概念,在量子意识网络的框架下都能找到科学的解释。
来自日本的禅学研究者田中一郎教授点头表示赞同:念真博士说得很对。在禅宗的修行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心心相印,指的是觉悟者之间能够直接交流内心的智慧,无需语言文字。这与我们观察到的觉醒者量子纠缠现象非常相似。
李逍遥走回讲台中央:各位的发言都非常精彩。现在让我尝试整合这些观点,提出一个统一的觉醒理论框架。
他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复杂的图表:首先,觉醒是个体大脑的量子相干态激活。其次,这种激活使得个体能够接入人类集体意识的量子网络。第三,通过这个网络,觉醒者能够共享信息、智慧和情感。最后,随着觉醒者数量的增加,这个网络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可能引发人类整体的意识进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