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程度,完全超出苏昊他们的预料。
而此时,他们几人还在办公室里喝茶闲聊。
因为通讯不像后来发达,
他们还不知道《风华》大卖,只能等分销协会的消息。
四人当中,只有苏昊真的在品茶。
吉米、飞机和黄文成三个,全都紧紧盯着电话。
终于——
叮铃铃…叮铃铃
电话响了!
吉米他们看着电话,一时没人伸手。
苏昊见他们这样,笑了笑说:“老黄,接电话。”
黄文成肩膀一颤,看向苏昊,心里暗暗叫苦。
四十年人生经历,黄文成从未体验过此刻这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要是《风华》畅销,自然一切圆满。
可一旦出了差错,他是真的害怕苏昊会对他动手。
可现在电话来了,苏昊指名要他接,他只得强压不安,拿起听筒。
“喂……是我,《风华》卖得怎么样……”
电话是发行协会那边打来的。
对方语气兴奋,越说越激动。
黄文成的表情也随之变化,从欣喜转为惊讶,最后震惊地望向苏昊。
两分钟后,他缓缓放下电话。
“老黄,怎么样?”
“你没事吧?该不会卖砸了吧?”
飞机和吉米见他神色不对,赶紧追问。
黄文成深吸一口气,有些失神地说:“我没想到,全港岛的男人已经饥渴到这个地步。”
“《风华》上市三个小时,十万本全部卖光!”
他之所以震惊,是因为从业几十年,从没听说过哪本杂志一天能卖出十万册。
何况《风华》一本要卖十块港币。
此时黄文成终于意识到,他的前途将彻底改变。
有了《风华》,他在整个行业里的地位必将飙升。
咸湿杂志又怎样?
放眼整个行业,他已是前无古人,创下了全新的里程碑。
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他今后在前辈面前昂首挺胸。
黄文成满脸涨红,陷入极度亢奋。
一旁的吉米和飞机也愣在原地。
他那句话像 ** 一样在他们脑中炸开。
两人大脑空白,一时失去了思考能力。
“老黄,我们这次赚了多少?”
苏昊随口一问,把三人拉回神。
飞机抬手就给自己一耳光。
疼!
不是做梦!
吉米看他疼得龇牙,默默放下了刚抬起的手。
黄文成重重吐出一口气,说道:“《风华》一本十块,扣除报摊五毛,还有人工、照片、税收……所有成本算下来,一本净赚六块五,十万本就是六十五万!”
“我们是周刊,按一周十万本算,一个月就是二百六十万!”
说到这儿,他自己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样算下来,一年纯利润竟能高达三千万!
别忘了,黄文成在风华杂志占着两成股份,每年光分红就能拿到足足六百万!
这可比他过去在天天日报时的分红,整整高出六倍!
更关键的是,风华还远未到顶峰。
因为苏昊坚持每期只印十万册,收入才暂时固定在这个数字。
如果印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册呢?
黄文成一时有些晕眩。
即便经历过大风大浪,此刻他内心仍难掩激动。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追随苏昊是何等正确的决定。
一本《风华》,让他名利双收!
这是过去的他,完全无法想象的。
“昊哥……”黄文成由衷地喊了一声,随后深深地弯腰,向苏昊鞠了一躬。
苏昊含笑点头,并未多言。
而站在一旁的吉米和飞机,在听到黄文成算出的利润后,也愣在了原地。
他们两人在风华各占一成股份。
也就是说,即便他们什么都不做,每年也能拿到三百万的收入!
吉米忽然想到什么,面露忧色地说:“昊哥,现在《风华》这么火,肯定很快会有人跟风。”
“我们是不是应该赶紧加印,以免市场被搅乱、利润下降?”
听他这么说,飞机和黄文成也回过神来,不禁皱起眉头。
苏昊赞许地看了吉米一眼——他越来越上道了。
的确,《风华》一火,眼红的人必然不少,甚至可能打起价格战。
但苏昊早有准备,并不担心。
“吉米,你和飞机等到下一期发刊时,拿钱派几个机灵的小弟,用五倍的价格回收《风华》,先收一千本回来。”
“什么?!”
飞机几人都愣住了。
苏昊这是钱太多没处花吗?居然要用五倍的价格回收《风华》?
连吉米也一脸不解,不明白他到底要做什么。
苏昊看着几人的表情,继续解释道:“记住,任何商品一旦有了品牌价值,就能一直活下去。”
“就像奢侈品,很多时候只是摆设,为什么还有人追捧?就是因为品牌价值高,大家都认同。”
“我们做《风华》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怎么让一本咸湿杂志拥有品牌价值?很简单——打响它的名声,让全港岛的咸湿佬都知道,《风华》就是高档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