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菊僵立在门口,泪眼模糊地看着母亲消失在院角的背影。寒风卷起地上残留的雪沫子,抽打在脸上,生疼。她低下头,看着门边小板凳上那碗还冒着微弱热气的稀粥,又看看桌上那摞在晨光下散发着温润光泽的新衣新被褥。那碗粥的热气,袅袅上升,像一缕微弱的魂,缠绕着桌上簇新的衣物,无声诉说着一个母亲熬干心血的爱与执拗。
她慢慢走回桌边,枯瘦的手指再次抚上那光滑的象牙白细棉布。这一次,她摸得更加仔细,指尖划过衣襟、袖口、盘扣的每一个转角。那些细密到几乎看不见的针脚,均匀、结实,如同精心排列的算盘珠子,勒进布纹深处。她甚至能感觉到某些针脚附近布料的微微发硬,那是反复缝纫留下的痕迹。每一针,都像是母亲无声的叮咛,每一线,都缠绕着沉甸甸的期盼和不舍,还有那不容置疑的“不能寒碜”的倔强。
她拿起那件夹袄,抖开。靛青的里子,象牙白的面料,斜襟,盘扣。样式简单,裁剪却异常合体。她脱下身上那件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肩头打着补丁的旧棉袄,小心翼翼地将新衣穿上身。
布料柔软地贴合着肌肤,带着一丝井水的凉意,却又仿佛蕴含着昨夜灯火的余温,迅速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她系好盘扣,抚平衣襟。尺寸竟分毫不差,肩线、腰身,都妥帖得像是量体而裁,仿佛母亲的目光早已穿透她的身形,刻印在布匹之上。她走到墙角那面模糊的旧镜子前。
镜子里的人影,依旧苍白憔悴,眼下的青黑浓重,嘴唇干裂。可身上那件崭新的、温润如玉的夹袄,却像一道光,瞬间点亮了整个灰暗的身影。靛青的沉稳衬着象牙白的洁净,朴素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雅致和体面。那是她从未有过的样子,是母亲用枯槁的双手和熬红的双眼,为她挣来的“不寒碜”。
王小菊怔怔地看着镜中的自己,又低头看看身上簇新的衣服。一股巨大的暖流,混合着酸楚和无法言说的力量,猛地从心底最深处汹涌而出,瞬间冲垮了所有的劝阻和心疼,也冲散了昨夜苦读的疲惫和迷茫。那“线脚密点”的叮嘱,此刻像烙印般刻在心头,沉甸甸的,却成了最坚实的支撑。
她转过身,不再看镜中的自己,目光落在那床深蓝色的新被褥上,落在那角落鲜红的“福”字上。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细密的针脚,仿佛能感受到母亲枯瘦手指的余温,和那无数个漫长寒夜里,灯下飞针走线的无声守护与倔强。
窗外,清冷的晨光彻底驱散了最后一丝夜色,将屯子染上一层淡金的暖意。新的一天开始了。她将旧棉袄仔细叠好,放在一旁,如同郑重地收起一段过往。然后,她坐到那张门板搭成的“书桌”前,重新铺开了书本和演算纸。笔尖落在粗糙的纸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这一次,那声音里,似乎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来自灯下密缝的底气,和一份“不能寒碜”的、沉静而磅礴的力量。
喜欢五旬悍妇:靠骂人在饥荒年代续命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五旬悍妇:靠骂人在饥荒年代续命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