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梆子声穿透五国城的夜色,凛冽的北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如同金国骑兵的铁蹄,撞得破旧木屋的门板 “吱呀” 作响。赵佶蜷缩在布满补丁、褪色如残阳的毛毡上,呼出的白雾在面前凝成霜花。冻得发紫的手指捏着金国使者随意赏赐的劣质狼毫,竹管上粗糙的毛刺扎进掌心,渗出细小血珠。砚台里的墨汁早已凝结成厚重的冰层,泛着冷冽的幽光,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呵出带着体温的白气,试图融化冰碴,氤氲的水汽在昏黄的油灯下化作朦胧的光晕。
粗糙如砂纸的宣纸上,每一道勾勒都伴随着笔尖与纸面的艰难摩擦。当枯枝的轮廓在他颤抖不已的笔尖下逐渐成型时,赵佶望着宣纸上渐渐浮现的寒林,恍惚间,记忆的潮水漫过五国城的寒夜。那时他尚是汴京御花园里的风流天子,龙袍上的金线绣着四海升平,手持的象牙骨扇缀满南海明珠。画院里的画师们捧着明黄绫绢,屏息凝神地看着他用瘦金体在扇面上题诗,笔锋如寒梅吐蕊,铁画银钩间满是帝王意气。可如今,这双曾在《瑞鹤图》上绘出仙禽凌云的手,却要与开裂硌手的竹笔苦苦较劲。当第一只寒鸦的剪影落在纸上,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靖康二年的深秋。汴梁城头硝烟弥漫,成群的乌鸦在残阳如血的天空中盘旋,一声声凄厉的叫声,仿佛是在为大宋王朝送葬,刺破了漫天的烽烟,也刺痛了他的心。那时他被金兵推着走出宣德门,瞥见宫墙根下,自己最爱的那株白梅被马蹄踏成齑粉。
当《寒鸦图》终于完成时,浓稠的暮色早已浸透了斑驳的窗棂。画中,七只寒鸦瑟缩在扭曲、枯槁的枯枝间,每一根羽毛都像是用他心中的血泪晕染而成,透着无尽的凄凉与绝望。最下方那只幼鸦歪斜着脖颈,摇摇欲坠,仿佛下一刻就要坠入无尽的黑暗深渊。赵佶颤抖着蘸墨题诗,笔尖在 “孤飞魂易断” 处突然停顿,泪水不受控制地滴落在宣纸上,洇开大片墨渍,此刻早已分不清哪些是墨,哪些是泪。就在这时,窗外的北风突然发出一声震天的呼啸,裹挟着雪粒狠狠地扑在画作上,那纷飞的雪粒,倒像是画中的寒鸦挣脱束缚,振翅欲飞,带着他的思念与悲怆,飞向远方。恍惚间,他仿佛看见寒鸦掠过汴河,掠过艮岳的太湖石,最后停在宣和殿的鸱吻上 —— 那里曾是他绘制《芙蓉锦鸡图》的地方。
此后,每个霜重露浓的夜晚,这间简陋的木屋里总会亮起昏黄如豆的油灯。摇曳的灯光下,赵佶沉浸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反复描摹着记忆中破碎的宫阙、飘零的落叶。哪怕是金国看守送来的发霉馒头,在他的笔下也化作了饥肠辘辘、在寒风中瑟缩的寒雀。那些看似歪斜、凌乱的线条里,不仅藏着汴河春柳的柔媚婀娜,含着艮岳秋菊的清幽芬芳,更浸透了一个亡国之君内心深处永难消解的悔恨、悲怆与无奈。有时画到深夜,他会对着画作喃喃自语,将未说完的 “山河社稷”“天下苍生” 化作颤抖的笔触。窗外的寒鸦偶尔发出鸣叫,与他笔下的鸦影遥相呼应,而这些饱含血泪的画作,早已成为他倾诉内心痛苦的唯一方式,也是他在这冰冷世间最后的情感寄托。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奇葩皇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