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延熹年间,西北边陲的羌人叛乱如毒瘤般肆意蔓延,狼烟蔽日,哀鸿遍野。边地百姓在铁蹄与战火中颠沛流离,村落化为焦土,妇孺哭声震天。朝廷虽多次派兵围剿,却因将领指挥失当、军备松弛,不仅未能压制叛乱,反而让羌人愈发猖獗,局势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延熹六年(163 年),洛阳皇宫内,汉桓帝刘志在龙椅上辗转难安,奏章如雪片般堆积在御案上,满是边疆告急的文书。他望着殿外阴霾的天空,最终下定决心,急召群臣商议,决定再次启用威名赫赫的名将段颎,将平定羌乱的千钧重担托付于他。
此时的边疆,朔风如刀,卷着砂砾无情地拍打着残破的城墙。苍茫大漠间,苍凉的羌笛声忽远忽近,似在挑衅,又似在谋划着下一场杀戮。段颎接到诏令后,没有丝毫犹豫,即刻点选三万精锐,这些士兵各个身经百战,手持寒光凛凛的戈矛,骑着嘶鸣的战马,浩浩荡荡奔赴前线。他深知,此次面对的羌人骁勇善战且熟悉地形,若强攻必定伤亡惨重,唯有以奇谋制敌,方能扭转局势。抵达边疆后,段颎并未贸然行动,而是乔装打扮,带着心腹混入流民之中,暗中探查敌情。他仔细观察羌人营地的布局、巡逻路线,还重金收买当地牧民,终于摸清了羌人的兵力部署与行动规律。经过多日的侦查与分析,他将目光锁定在木乘谷 —— 这个两侧高山耸立、中间仅有一条狭窄通道的险峻峡谷,此处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段颎连夜部署,他让士兵们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潜入木乘谷两侧的山林。士兵们屏息凝神,手持强弩,身上披着与草木颜色相近的伪装,连战马都用布条缠住马蹄,以防发出声响。而他自己,则站在高处的岩石上,紧盯着谷口方向,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毅。几日后,狂妄自大的羌人首领以为汉军胆怯,竟大摇大摆地率领大队人马进入木乘谷,准备直捣汉军后方。当羌人队伍全部踏入谷中,段颎猛地挥动手臂,霎时间,战鼓如雷霆般炸响,汉军万箭齐发,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惨叫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山谷中瞬间弥漫起浓浓的血腥味。段颎见状,高举长剑,大喊一声:“杀!” 便一马当先冲下山去,汉军将士们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般扑向羌人。羌人阵脚大乱,纷纷抱头鼠窜,段颎则指挥大军乘胜追击,将逃跑的羌人杀得丢盔卸甲,尸横遍野。
首战告捷后,段颎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明白,羌人根基未除,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于是,他顾不上休整疲惫的身心,立即率领大军沿着羌人败退的路线,一路追击。每到一处羌人据点,他都亲自勘察地形,制定作战计划。在攻打羌人一座坚固的堡垒时,羌人凭借高大的城墙和充足的箭矢负隅顽抗,汉军多次进攻都被击退,伤亡惨重。段颎看着倒下的士兵,心中悲痛万分,但他眼神中的坚定从未动摇。他重新调整策略,让士兵们用盾牌组成人墙,慢慢逼近城墙,同时安排弓箭手在后方掩护,自己则手持盾牌和长剑,冲在最前面。在他的带领下,汉军将士们不顾生死,奋勇攀爬城墙,终于成功攻破堡垒。战斗结束后,段颎的铠甲早已被鲜血浸透,多处破损,脸上满是灰尘和伤痕,但他依然挺直腰板,鼓舞着士兵们继续前行。
经过长达数月的艰苦征战,大小战役四十余场,段颎率领的汉军终于将羌人的叛乱彻底平定。曾经被战火蹂躏的边疆,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得知消息后,纷纷从藏身之处走出,他们手捧食物和清水,眼含热泪,夹道欢迎这位拯救他们的大英雄。捷报传回洛阳,汉桓帝激动不已,他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城门外迎接传信的使者。为了表彰段颎的卓越功绩,刘志不仅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将肥沃的良田千亩赐予他,加封他为列侯,特许他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段颎的传奇故事,也在东汉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被后世广为传颂。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奇葩皇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