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元年(501 年)十月,江南的秋意已带着刺骨的寒意,梧桐叶上凝结的白霜在晨曦中闪烁着冷光。萧衍的军队历经数月浴血征战,铁甲上凝结着淮河的湿雾与马鞍山的血渍,长矛尖挑着的战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终于将兵锋直指南朝都城建康。彼时东昏侯萧宝卷的暴政已如朽木之基,守城将士挤在斑驳的城垛后,望着城外七里山连绵三十里的营帐,以及营帐前那面高十丈的 “萧” 字大旗,掌心的冷汗浸透了陈旧的甲片,刀枪在手中瑟瑟发抖,瞳孔里映着营火的光,满是绝望与动摇。
萧衍立马于玄武湖畔的覆舟山丘之上,玄色披风上绣着的白虎图腾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他抬手挥下令旗的刹那,二十面铜钲同时敲响,鼓声如惊雷般撕裂沉寂的晨雾,震得湖面的残荷簌簌落下水珠。“攻城!” 他的声音透过牛角号传向四方,精锐的荆湘甲士如潮水般涌向城墙,云梯撞击城垣的轰鸣与箭矢破空的锐响交织成战歌。东昏侯的军队在城楼之上徒劳地投掷滚石檑木,却因士气溃散而准头尽失,不少士兵望着城下如蚁附墙的敌军,竟瘫坐在女墙下解下佩刀掷向城外。
此刻的秦淮河畔,百姓们早已从暗中传递消息的 “飞骑” 口中得知萧衍 “废昏立明” 的义举,家家户户将桃符倒贴在门上以示 “倾覆昏政”。当第一缕硝烟混着油脂燃烧的气味飘向朱雀航时,城南的百姓们提着桐油灯笼悄悄聚集在城门内侧,几个年轻力壮的渔民趁守军慌乱之际,用船桨撬起沉重的门闩。“开城门迎义师!” 卖茶翁嘶哑的呐喊划破混乱,厚重的城门在百余人的推搡中吱呀洞开,百姓们手持火把与插着柏枝的瓦罐,簇拥着萧衍的先锋部队涌入城内,柏枝的清香与血腥气在街巷中交织。
战火在宣阳门一带尤为激烈,萧衍亲率中军击溃最后一道抵抗线时,正见东昏侯的禁卫军为争夺吊桥通路自相践踏,残肢顺着护城河流向青溪。待他策马进入台城宫阙,含德殿的烛火尚在摇曳,只见东昏侯横尸于玉阶之下,首级已被亲信宦官砍下,用锦缎裹着送往萧衍帐中。月色下的建康城渐渐平息了战火,萧衍立马于宫门前,拔出佩剑在石阶上刻下 “敢有掳掠者立斩” 的禁令。他身着未卸甲片的素袍步行穿过朱雀大街,靴底踩过碎瓷与箭镞,沿途安抚蜷缩在屋檐下的百姓,当他握住一位老妪枯槁的手时,许诺免除三年赋税的话音未落,老人已伏地叩首至流血。
此刻的萧衍立于太极殿前,残烛的光映着他眉宇间未散的硝烟与深藏的疲惫。从雍州起兵时的三千甲士到如今百万之师,百余日的征伐让他鬓角新生的华发如覆薄霜,却也让 “萧公至仁” 的口碑随着运粮的漕船传遍三吴。宫墙外突然涌起如潮的呼声,百姓们举着松明火把聚集在大司马门前,“万岁” 的声浪撞在宫墙上又折返回来,托举着他望向丹陛上那空置的龙椅。阶下侍立的史官正蘸笔记录此刻,砚台里的墨汁在火把光中泛着幽蓝,而太极殿檐角的铜铃在晨风中轻响,仿佛已预告着新朝的钟鸣。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奇葩皇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