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昌邑城,寒风裹挟着枯叶如破碎的蝶群,簌簌掠过斑驳的青灰色城墙。刘贺蜷缩在空荡荡的书房内,褪色的锦袍裹不住嶙峋身形,枯瘦的手指反复摩挲着《论语》边角磨损的竹简。跳动的烛火在他凹陷的眼窝投下浓重阴影,映得那道自长安带来的龙纹玉佩愈发黯淡无光。
自霍光当众宣读废帝诏书那日起,昌邑王府的朱漆大门便蒙上了灰。曾经摆满西域葡萄美酒的鎏金案几,如今堆叠着半人高的儒家典籍,竹简间夹着密密麻麻的批注。每当更夫敲过三更,书房的窗棂总会透出微弱烛光。他常跪坐在冰凉的青砖地上,就着油灯逐字研读,冻僵的手指握着毛笔,在帛书上反复誊写 “克己复礼为仁”。黎明破晓时,霜花已爬上窗纸,而他仍保持着读书的姿势,晨光穿透薄雾,为他肩头镀上一层朦胧的金。
随着书页的翻动,那些治国箴言像锋利的刀刃,一次次剖开刘贺的心防。深夜倚着廊柱望月,他总会想起未央宫前殿那把空荡荡的龙椅。记得初登皇位时,自己如何在朝堂上打瞌睡,任由宠臣将奏章当废纸抛洒;记得为博美人一笑,强征百姓开凿人工湖,致使万亩良田荒芜。如今想来,那些百姓跪在宫门外哭喊的画面,比任何刑罚都令人锥心。他常在夜半惊坐而起,冷汗浸透衣袍,颤抖着抓起案头竹简,试图从字句间寻找救赎的良方。
决心改变的那日,刘贺亲手将象征身份的玉冠锁进檀木箱,换上粗布短打,带着几个家仆踏入市井街巷。城西老妪因交不出赋税被衙役打得奄奄一息,他怒不可遏,径直闯入太守府据理力争,以自己仅剩的封地作保,恳请减免赋税;城北的孤儿院里,他卷起衣袖教孩童识字,用王府节省下来的银钱为他们添置冬衣。最惊心动魄的是那场暴雨,浑浊的河水如猛兽般冲击堤坝,他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泥水中,麻绳勒破手掌也浑然不觉。当洪水退去,他瘫坐在湿漉漉的堤坝上,看着百姓们相拥而泣,忽然发现掌心的血痕竟在泥土中晕染出类似龙纹的图案。
起初,百姓们对这位落魄王爷的示好充满警惕。卖炊饼的老汉见他靠近,慌忙用围裙遮住竹筐;挑水的汉子远远望见,便绕道而行。直到有个寒冬,刘贺带着人挨家挨户修补漏风的窗纸,又将自家囤积的木炭分给孤寡老人。当他蹲在病弱的孩童床前,小心翼翼地喂药时,围观的妇人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慢慢地,街头巷尾的议论变了 —— 有人说王府的粮仓开仓放粮了,有人看见王爷赤脚帮佃户插秧。再遇见时,孩子们会甜甜地喊他 “刘伯伯”,老人们也会颤巍巍地往他怀里塞两个温热的红薯。
春去秋来,昌邑城的百姓渐渐淡忘了那个荒唐的汉废帝。他们只记得,有位身着粗布的男子,会在清晨的市集帮菜农推车,会在学堂教孩子们念书,会在灾年把自己的口粮分给灾民。刘贺常独自漫步在曾经冷清的王府花园,如今这里种满了百姓送的野花。微风吹过,花香与泥土的气息交织,恍惚间,他觉得这比长安宫中的龙涎香还要芬芳。失去了皇位,却收获了真正的民心,或许,这才是上天赐予他最好的救赎。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奇葩皇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