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四年的春风,带着江南的湿气漫进紫禁城。朱厚熜站在钦安殿的丹陛上,望着阶下新抽芽的松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邵元节赠送的桃木符。自从在文渊阁得见《抱朴子》,他对修仙的渴望便如藤蔓般疯长,不仅命崔文南下龙虎山,更暗中派出三路人马:一路往崂山寻访全真道士,一路赴岭南搜罗千年何首乌,还有一队锦衣卫乔装成药商,在秦淮河畔打探隐世方士的踪迹。
最急切的时候,他甚至在御花园的假山上凿出石室,每逢初一十五便独自入内打坐,命内侍在石室外候着,若有寻访到方士的消息,无论昼夜都要立刻通报。司礼监的小太监们私下里都说,陛下近来眼中总带着血丝,批阅奏折时会突然停笔,望着窗外的流云出神,仿佛在等仙人从云端降下。
这日午后,崔文终于带着邵元节踏入宫门。这位来自龙虎山的道士身着天青色道袍,腰间系着八卦纹玉带,头戴九梁巾,步履轻缓如踏云。行至乾清宫前,他忽然驻足,望着檐角的鎏金宝顶拱手行礼,口中念念有词。朱厚熜在殿内听见动静,竟不顾帝王仪轨,亲自迎至丹墀下,目光灼灼地打量着这位传闻中的异人。
“陛下龙气冲天,贫道在十里外便已感知。” 邵元节稽首行礼时,袖中滑出一枚青铜八卦镜,镜面在阳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斑,“此镜乃贫道祖传之物,能照见三界吉凶。昨夜观天象,见紫微星旁有灾星隐现,特为陛下而来。” 朱厚熜接过铜镜,果然在镜中看到一团淡淡的黑气缠绕在帝星周围,不由得心头一紧 —— 他想起去年黄河决堤、今年北境告急的奏报,越发觉得邵元节所言非虚。
初次召见便持续了三个时辰。邵元节从袖中取出一卷《先天神数》,为朱厚熜推演命格:“陛下属火命,却生于水乡,水火相济本是贵相,只是近年火气过盛,需以水德调和。” 他指着殿外的铜鹤继续说道,“若在御花园开凿一方太液池,引玉泉山活水入内,再于池畔设北斗七星坛,便能引来天河清气,化解灾厄。” 朱厚熜听得入迷,当即命人取来纸笔,亲自记录邵元节的每一句话,连茶盏凉透了都未曾察觉。
为表诚意,朱厚熜将邵元节安置在钦安殿东侧的道院,赏赐的物品流水般送入:珊瑚树、玉如意、鎏金香炉自不必说,连膳食都按道家 “辟谷” 之法准备,每日是茯苓糕、莲子羹,连调味都只用蜂蜜与桂花。邵元节受此礼遇,却并不居功,每日辰时都会准时入宫,为朱厚熜讲解《道德经》,午后则在道院打坐,偶尔会取出罗盘在宫中行走,说某处 “地气郁结”,某处 “阴阳失调”。
入宫半月后,邵元节奏请设坛祈福。朱厚熜当即准奏,将武英殿西侧的空地辟为法坛。三日后,一座高三丈的七层法坛拔地而起,底层以青石板铺就八卦图案,中层悬挂二十八宿旗幡,顶层则供奉着三清塑像,香炉里焚着从西域贡来的安息香,烟雾如青蛇般盘旋而上,直入云霄。
设坛那日,邵元节身着绣着日月星辰的法衣,手持七星剑踏罡步斗。他口中吟唱着古老的祝词,声音时而低沉如雷鸣,时而尖利似鹤唳。朱厚熜则换上特制的道服,站在坛下虔诚跪拜,看着邵元节将写有 “国泰民安” 的黄表纸投入火盆,纸灰竟腾空而起,化作一缕青烟飘向正南方向。“此乃神灵接纳陛下诚意之兆!” 邵元节收剑入鞘时,额上已渗出汗珠,朱厚熜却大喜过望,当即下旨封他为 “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玄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赐金印一枚,准其出入禁宫。
自此,紫禁城便被浓郁的香火气息笼罩。钦安殿的铜炉日夜不熄,道乐声取代了往日的丝竹;内侍们都学会了几句道家术语,回话时总要加上 “贫道”“仙长” 的称呼;甚至连御膳房的菜单上,也多了 “黄精炖鹿胎”“紫河车羹” 之类的滋补品。朱厚熜更是常在批阅奏折的间隙,起身前往法坛与邵元节探讨炼丹之术,有时聊至深夜,便索性宿在道院,与邵元节同榻而眠,宛如寻常师徒。
有次夏言入宫奏事,恰逢邵元节在太和殿前作法。只见数百名道士手持拂尘排列成阵,黄绸幡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香烟呛得他连连咳嗽。待见到朱厚熜身着道袍站在坛上,与邵元节一同跪拜,这位刚正的臣子忍不住上前劝谏:“陛下乃万乘之尊,当以国事为重,岂能沉溺于虚无缥缈之事?” 朱厚熜却拂袖而去,只留下一句:“非尔等凡夫俗子所能知。”
随着邵元节在宫中地位日隆,前来依附的方士也日渐增多。有的献上据说能延年益寿的 “灵芝”,有的带来声称能沟通鬼神的 “通灵宝玉”,宫中的神秘气息愈发浓厚。朱厚熜望着法坛上冉冉升起的青烟,仿佛已看见自己踏云飞升的模样,却不知这缭绕的香烟背后,一场新的权力博弈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奇葩皇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