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道行在西苑的地位日渐稳固,沙盘上的 “神谕” 成了他撬动朝局的杠杆。每当朱厚熜捧着奏折愁眉不展,或是在丹炉前为修仙进度烦忧时,他总能适时递上一句似有所指的话,将话题引向朝堂的暗流。
一日,朱厚熜看着一份关于边防军饷拖欠的奏折,眉头紧锁。蓝道行正在一旁整理沙盘,忽然轻声道:“陛下,方才神灵示警,说朝中似有硕鼠,将民脂民膏据为己有,连护国安邦的军饷都敢染指。” 他说这话时,竹枝在沙盘上轻轻点出 “贪蠹” 二字,笔迹潦草却力透砂背。朱厚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中猛地一动 —— 近来严嵩总以 “修道需重金” 为由,驳回户部拨款边防的请求,莫非蓝道行说的 “硕鼠” 便是严家?
类似的暗示越来越多。蓝道行从不对严嵩父子直呼其名,却总在 “神谕” 中埋下伏笔。有次朱厚熜提及官员任免,他便在沙盘上写下 “小人结党,贤路阻塞”;谈及地方灾情,又会冒出 “赈灾粮款,半路被截” 的字句。这些话像一颗颗石子投入朱厚熜的心湖,起初只是泛起涟漪,渐渐地便激荡起怀疑的浪涛。他开始留意严嵩递上来的奏折,发现其中多有粉饰太平之词,对贪腐之事绝口不提;朝堂上那些对严家唯唯诺诺的官员,也愈发显得面目可憎。
朱厚熜的微妙变化,没能逃过严嵩的眼睛。这位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老狐狸,很快察觉到蓝道行背后的动作。他先是让严世蕃去查蓝道行的底细,发现此人早年在崂山并无过人之处,所谓 “通神” 不过是些江湖伎俩。“一个江湖骗子,也敢在老夫面前耍花样?” 严嵩捏着那份调查报告,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
严家父子对付蓝道行的手段,比对付朝臣更为阴狠。他们知道蓝道行靠着 “神谕” 立足,便从这里下手。严世蕃买通了蓝道行身边的一个小太监,让他在沙盘的白砂里混入细铁粉,又在竹枝顶端暗藏磁石。次日蓝道行作法时,竹枝在沙盘上歪歪扭扭,写下的 “神谕” 竟成了 “严嵩乃国之栋梁”。朱厚熜看后虽未动怒,却皱起了眉头 —— 往日流畅的字迹为何突然变形?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严嵩借着朱厚熜让他核查修仙用度的机会,在奏折里隐晦地说:“蓝真人沙盘示警,多与实事相悖,恐有宵小之辈暗中作梗,误导圣听。” 他还附上一份清单,列举蓝道行近日常在宫外与 “不明身份之人” 接触,暗示其勾结外臣。朱厚熜本就对前日的 “神谕” 存疑,见了奏折更是心头一沉,虽未降罪,却也减少了召见蓝道行的次数。
宫墙内的空气愈发紧张。蓝道行察觉到自己被监视,每次作法前都要亲自检查沙盘和竹枝,甚至换上自己带来的白砂。他在沙盘上写下 “奸佞构陷,忠良蒙冤”,试图挽回朱厚熜的信任,却被严嵩反咬一口,说他 “因失宠而怨怼,假托神意诽谤大臣”。双方的交锋不再遮掩,沙盘上的字迹成了彼此攻讦的武器,道观里的香烟中都夹杂着火药味。
陶仲文夹在中间,表面上两不相帮,暗地里却向朱厚熜进言:“修仙之道,贵在清静,若被俗务纷扰,恐难成正果。” 这话看似劝皇帝专心修道,实则是在排挤蓝道行 —— 毕竟蓝道行的崛起,早已威胁到他 “首席方士” 的地位。朱厚熜被各方说辞搅得心烦意乱,时而觉得蓝道行忠心可嘉,时而又怀疑他别有用心,时而信任严嵩老成持重,时而又对其权势感到不安。
西苑的丹炉依旧咕嘟作响,炼出的丹药却掺杂了权力的苦涩。官员们见皇帝对严家的态度摇摆不定,有的开始疏远严嵩,有的则趁机巴结蓝道行,朝堂上的派系之争愈发混乱。而那座象征着修仙圣地的万法殿,此刻更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将修仙的虚妄与政治的肮脏卷在一起,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身不由己。谁也说不清,下一次沙盘上出现的字迹,会将这场角力推向何方。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奇葩皇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