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军退去后的京城,空气中仍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混合气味。翰林院的编修们埋首案牍,试图从这场浩劫的余波中整理出些像样的文书,而徐阶的目光,却早已越过案头的卷宗,落在了西苑那片缭绕的青烟上。他深知,要扳倒根深蒂固的严嵩,唤醒沉迷修仙的帝王,仅凭一份《备边策》远远不够,必须找到一把能刺穿虚妄的利刃。
机会很快来了。朱厚熜虽经此一劫,却未彻底醒悟,依旧命翰林院每日抄写青词,供他在道观中祭拜使用。徐阶主动请缨,揽下了这份旁人眼中枯燥无味的差事。他知道,这是唯一能频繁出入西苑、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
每日清晨,徐阶都会带着抄写工整的青词入宫。他身姿挺拔,神色从容,将那些晦涩难懂的修仙语句誊写得一丝不苟,既不显得过分殷勤,也未有半分懈怠。朱厚熜对他这份 “恭谨” 颇为满意,偶尔还会就青词中的字句与他探讨几句。
暗地里,徐阶正紧锣密鼓地做着另一件事。他派人寻访那些被俺答军掳走后侥幸逃回的百姓,将他们的口述一一记录下来。这些百姓中有农夫、有商贩、有书生,他们的话语朴素却带着锥心的痛:“鞑子兵冲进村子,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我们像牲口一样被捆着走……”“他们指着京城的方向笑,说我们的皇帝整天炼丹,连兵都不会带……”
徐阶将这些口述仔细整理,挑出最能刺痛朱厚熜的段落,抄写在青词的背面。那些记录着百姓苦难与屈辱的字句,被他用极细的笔锋写就,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这日,徐阶又如常呈上青词。朱厚熜接过,习惯性地先看正面的修仙语句,可目光扫过之处,却瞥见背面隐约有字。他疑惑地翻过青词,那些记录着百姓遭遇的文字便映入眼帘。当读到 “蒙古兵笑我朝皇帝炼丹可当饭吃” 时,他拿着青词的手猛地一颤,纸张边缘被捏出深深的褶皱。
这句话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精准地刺入了他内心最脆弱的地方。帝王的尊严被狠狠践踏,那些他奉为圭臬的修仙之事,在敌人眼中竟成了笑柄。他想起西直门的烽火,想起宫门外百姓的哀嚎,想起国库的空虚,一股难以言喻的羞耻与愤怒涌上心头,脸色瞬间变得如死灰般惨白。
徐阶在一旁将朱厚熜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知道时机已到。他缓缓跪下,语气沉痛却不失沉稳:“陛下,臣有罪。不该以百姓疾苦之事惊扰圣驾,只是这些话,若不让陛下知晓,臣于心难安。”
朱厚熜没有发怒,只是喃喃地重复着那句话:“炼丹可当饭吃…… 炼丹可当饭吃……”
徐阶趁机进言:“陛下可知‘玄’字何解?《道德经》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玄’乃洞察万物、顺应天道之理。今陛下舍百姓疾苦而求金丹,沉迷虚妄而忘治国之本,恰违‘玄’之本义啊。”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晨钟暮鼓般敲在朱厚熜的心上。“玄之又玄”,他一直以为是修仙的真谛,却从未想过其本义竟是洞察天道、体恤万民。
朱厚熜沉默了许久,久到徐阶的膝盖都开始发麻。突然,他站起身,走到书架前,在布满灰尘的角落里翻找起来。那是一排早已被他遗忘的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 书页因常年未动而有些僵硬。他抽出一本《论语》,吹去上面的灰尘,缓缓翻开。
当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的字句映入眼帘时,他的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摩挲,眼中第一次露出了迷茫之外的神情。
徐阶跪在地上,看着皇帝的举动,心中涌起一丝希望。他知道,这只是一小步,却可能是改变王朝命运的一大步。西苑的青烟依旧缭绕,但在那片烟雾深处,似乎有一颗被蒙蔽已久的心,正悄然苏醒。
喜欢奇葩皇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奇葩皇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