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春日,在终南山的硝烟散去后,似乎真正到来了。陈默臂上的夹板已然拆除,只余些许隐痛,提醒着那场惊心动魄的决战。他更多的时间埋首于京兆府与刑部的公务之中,仿佛一切都已回归正轨。
然而,他并未放松警惕。借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会,他悄然推行着“格物”的理念。其中一名名叫墨衡的年轻木匠进入到陈默的视线中,此人对机关术颇有研究,眼下正在为水车专利纠纷一事苦恼,得知此事后,经过陈默在从中周旋墨衡的水车专利纠纷被他妥善解决,那年轻木匠的才华得以保全,并被陈默暗中吸纳,开始参与一些简单的机械改良项目。陈默提供了一些来自伊万笔记中、经过他筛选和“翻译”的基础力学原理,墨衡如获至宝,进步神速。
同时,通过裴明月的江湖关系和赵虎的市井网络,又有几名在医术、算学、农事方面有独特见解的寒门士子或匠人,被悄然纳入陈默的观察名单。他像一位耐心的园丁,小心翼翼地播撒着知识的种子,并为其提供些许庇护与滋养。
但这片刚刚开垦的园地,周围已然荆棘丛生。朝堂之上,关于“天外之学”的争论并未停歇,只是转为了更隐蔽的角力。苏密使伤愈后,对格物院的提议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心,多次催促陈默尽快拿出具体章程,其背后观星台的意图令人琢磨不透。而保守派官员则对陈默近来“不务正业”、与“匠户之流”过往甚密颇有微词。
而对于“三眼火焰”标记的调查,进展缓慢令人感到不安。
裴明月动用了所有江湖关系,反馈回来的信息支离破碎,却都指向一个令人心惊的方向——这个标记,与一个活跃于海上丝路、被称为“拜火冥尊”的神秘教派有关。该教派行事诡秘,崇拜火焰与某种“三瞳之神”,势力范围疑似远至波斯、大食乃至更西之地,近年来其触角似乎开始向东南沿海及内地渗透。有传言称,他们也在搜寻各种古老的、蕴含奇异力量的物品。
“拜火冥尊……”陈默沉吟着,在伊万的笔记中,确实提到过曾与一股“西来的、崇拜扭曲火焰的势力”有过短暂接触,但因其“理念不合且难以控制”而未曾深入合作。难道这股势力,在伊万倒台后,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主动出击,抢夺伊万留下的“遗产”?
几乎同时,赵虎那边的调查也遇到了阻碍。他根据伊万笔记中提到的几个秘密物资点线索进行排查,发现其中两处位于洛阳和扬州的据点,早已人去楼空,但现场留下了激烈打斗的痕迹,以及……几枚同样带有三眼火焰标记的、造型奇特的波斯金币。显然,有人抢在了他们前面,清理了伊万的残余势力,并拿走了可能存在的物资或信息。
对手的动作,又快又狠。
喜欢盛唐探案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盛唐探案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