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省事。”约翰皱着眉,想起林英之前精准预测金价走势的事,“林先生比我们更懂黄金市场,他说分三天,肯定有他的道理——另外,沈弼行长刚才下令,我们汇丰跟着买的200万美元,也按林先生的节奏平仓,明天开始。”
“什么?连我们的也平?”另一个交易员惊讶地说,“我还以为能再赚一笔呢。”
“别贪心了。”约翰拿起平仓方案,“200万美元的本金,现在能到手2700万美元,已经翻了13倍,这要是赔了,我们谁都担不起责任——按林先生的要求做,出了问题我负责。”
1月6日清晨,伦敦金市场刚开盘,汇丰的12个分散账户就开始悄悄平仓。每个账户每次只平500手,间隔15分钟再操作一次,像水滴融入大海,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当天收盘时,伦敦金微跌0.5%,收于804美元/盎司,市场上没人发现,这是一场百亿级别的平仓操作。
林英坐在办公室里,实时看着平仓进度。张磊每小时给他发一次报告,“今日平仓30%,均价802美元/盎司,收益40.2亿美元”“剩余仓位70%,市场无异常波动”的字样,让他彻底放下心来。
“林生,霍总来了,说有急事找您。”陈默敲门进来。
霍建宁走进办公室时,手里拿着一份中华煤气的收购方案,脸上带着兴奋:“林生,林高演把太古的底细摸透了——他们在南美的铜矿项目资金缺口扩大到4亿港元,急需出售中华煤气的股份套现,愿意把35%的股份降到市价8折,只要我们能一次性付款!”
林英接过方案,指尖划过“8折,35%股份,总价2.52亿港元”的字样,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以前,2.52亿港元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现在,这笔钱只是黄金收益的零头——有了130多亿美元的现金,别说中华煤气,就是和记黄埔、九龙仓加起来,他也能轻松拿下。
“告诉林高演,答应太古的条件。”林英把方案还给霍建宁,“让他明天就去跟太古签意向书,付款方式用美元结算,从黄金收益里直接划款。”
“好嘞!”霍建宁激动地说,“有了中华煤气,我们香江集团就垄断了香港的电力和燃气供应,加上青英水泥的华南市场,实业底盘彻底稳了!”
1月7日,平仓进入第二天。伦敦金市场依旧平静,汇丰的账户继续按节奏平仓,当天又平掉了30%的仓位,均价798美元/盎司。傍晚时,张磊送来报告,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林生,两天下来,已经平仓60%,收益85.6亿美元,剩下的40%明天就能完成——汇丰那边也平完了,他们赚了2720万美元,沈弼行长刚才打电话来,说要请您吃饭。”
“吃饭就不用了。”林英笑着说,“让他把我们的资金尽快转到香江集团的账户,还有,和记黄埔的15%股份,我想跟他谈谈。”
1月8日,平仓的最后一天。当天早上,伦敦金突然小幅上涨,摸到805美元/盎司,张磊有点紧张:“林生,要不要等涨到810再平?”
“不用,按原计划来。”林英语气平静,“现在的价格已经很好了,别贪心。”
上午10点,最后40%的仓位开始平仓。这一次,汇丰用了15个分散账户,分20次操作,直到中午12点,所有仓位全部平完。当天收盘时,伦敦金收于801美元/盎司,和三天前相比,只跌了7美元/盎司,市场上依旧风平浪静。
下午3点,张磊拿着最终的结算报告,冲进林英的办公室,声音都在发颤:“林生!全部平完了!扣掉0.05%的手续费,最后到手136.2亿美元!资金已经转到香江集团的美元账户里了!”
林英接过报告,看着“净收益:13,620,000,000 USD”的数字,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想起1976年那个雨夜,他攥着10万港币站在股市门口的样子;想起第一次去汇丰贷款时,沈弼怀疑的眼神;想起在蛇口的荒滩上,看着青英水泥的烟囱第一次冒烟的场景——这一路走来,所有的辛苦和风险,在这一刻都有了回报。
“通知所有人,明天上午9点开集团大会。”林英把报告放在桌上,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马世民、霍建宁、郑裕彤、林高演、张磊、邱淑贞,都要参加——我们要开始布局香港了。”
当天晚上,林英回到家。关之琳、林青霞、邱淑贞已经做好了晚饭,天佑趴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邱淑贞给他做的红白机模型,玩得不亦乐乎。
“回来了?”关之琳走过来,帮他拿拖鞋,“看你今天心情很好,是不是黄金期货的事成了?”
“成了。”林英坐在沙发上,把天佑抱起来放在腿上,“扣掉手续费,到手136亿美元。”
“136亿美元?”林青霞和邱淑贞都惊讶地站起来,她们知道黄金期货能赚钱,却没想到能赚这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