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的香港,暑气正盛,金门大厦顶层办公室里,空调凉风习习,林英面前摊着一张世界地图,上面用红笔圈满了密密麻麻的点——纽约、洛杉矶、巴黎、伦敦、东京……这些都是威尔时即将登陆的城市。
“林生,欧洲的商铺已经谈妥了。”霍建宁拿着文件走进来,额角带着薄汗,“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100平方米商铺,月租2万法郎;伦敦牛津街的80平方米商铺,月租1.5万英镑;东京银座的60平方米商铺,月租30万日元,都签了三年合约。”
林英点点头,指尖落在巴黎的位置:“装修方案按香港的标准来,让陈默带设计师过去,月底前必须开工。另外,欧洲的经销商找得怎么样了?”
“已经对接了三家,都是当地知名的零售集团,愿意代理威尔时的产品,拿货价是零售价的40%。”霍建宁递过经销商资料,“他们还希望我们下个月参加米兰时装周,展示新款时装和箱包。”
“去!”林英语气坚定,“让李红梅带着设计师和新款产品去,把威尔时的品牌打响。另外,通知王建军,箱包厂的月产能再提2万个,优先供应欧洲市场。”
霍建宁刚要走,林英又叫住他:“东南亚的市场也不能落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首都,各租一个50平方米的商铺,下周就安排人去谈。”
送走霍建宁,林英拿起电话,拨通了美国分公司的电话。“美国的销售情况怎么样?”他问。
“林先生,上个月美国的销售额突破200万美元,拉杆箱卖断了三次货,经销商都在催单。”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兴奋,“我们还接到了美国航空公司的订单,他们想定制一批拉杆箱作为高端客户礼品。”
“好!”林英笑了,“定制订单要重点跟进,质量一定要把控好,这是打入美国企业市场的机会。另外,在洛杉矶建个仓储中心,缩短交货周期,降低运输成本。”
挂了电话,林英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维多利亚港。威尔时从香港起家,短短三个月就火遍欧美,现在又要进军欧洲和东南亚,环球布局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
这时,内线电话响了,是陈默打来的:“林先生,林小姐的产检结果出来了,医生说胎儿发育得很好,预产期在11月中旬。”
林英心里一暖,起身拿起外套:“我现在回去,办公室的事你盯着,有急事给我打电话。”
驱车赶回半山别墅,林青霞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育儿书,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回来了?”她抬起头,笑着说,“医生说宝宝很健康,就是有点调皮,刚才还踢了我好几下。”
林英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坐在她身边,手轻轻放在她的小腹上。过了一会儿,他感觉到一阵轻微的胎动,像小鱼在水里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宝宝在跟我打招呼呢。”他笑着说,眼里满是温柔。
“对了,关之琳刚才打电话来,说天佑想你了,明天要过来玩。”林青霞靠在他肩上,“她还说要给我们带她亲手做的鸡汤。”
“好啊,正好我也想天佑了。”林英点点头,“明天我早点回来,陪你们一起吃饭。”
晚饭时,管家做了林青霞爱吃的清蒸鱼和凉拌木耳。林英一边给她夹菜,一边说:“下个月我要去欧洲一趟,参加米兰时装周,顺便看看那边的商铺装修,可能要去半个月。”
林青霞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去吧,工作要紧,我在家会好好照顾自己和宝宝的。”
林英握住她的手,轻声说:“等我回来,就陪你去买婴儿用品,把宝宝的房间布置好。”
夜里,林英坐在书房里,整理着米兰时装周的资料。李红梅已经选好了20套新款时装,有泡泡袖连衣裙、修身牛仔裤、简约风衣,还有几套孕妇装——专门为林青霞设计的。箱包方面,除了经典款拉杆箱,还推出了迷你手提箱和双肩背包,瞄准年轻消费者。
他拿起一支笔,在资料上批注:“时装的面料要更轻薄,适合欧洲的气候;箱包的颜色要增加米色和灰色,符合欧洲人的审美。”
第二天一早,林英刚到公司,就接到了王建军的电话:“林先生,拉杆箱的新款样品做出来了,您要不要来看看?”
“好,我现在过去。”林英挂了电话,驱车前往箱包厂。车间里,新款拉杆箱整齐地摆放在展示架上——米色的18寸登机箱、灰色的24寸托运箱、粉色的迷你手提箱,款式新颖,做工精致。
“林先生,您看这个迷你手提箱,专门为女性设计的,能装下化妆品和小物件,还能斜挎。”王建军拿起一个粉色手提箱,递给林英。
林英接过手提箱,仔细看了看:“很好,这个款式肯定能卖爆。另外,在箱子的内侧加一个防水袋,方便装湿毛巾或雨伞,细节再完善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