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的意念退去,留下识海中一片冰冷的余韵与一个全新的“观察任务”。云逸端坐于蒲团之上,外表看似平静,内心却如同翻江倒海。他未曾料到,自己一番基于自身经历与认知的“道心之辩”,竟会引动“墟”如此深层的反应,甚至被赋予了观察“天道”与“人道”交互的“使命”。
这使命,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获得了更明确的“研究价值”,在“墟”的观察序列中地位提升,短期内安全性或许更有保障。但另一方面,他也被推向了更危险的境地——他需要持续产出关于“人道”的“数据”,而这本身就意味着他需要更深入地践行、甚至彰显那与“天道”存在潜在冲突的“人道”理念。
道祖的道音依旧在殿内回荡,内容愈发深邃,已触及混元道果的玄妙,阐述着与天道相合、执掌权柄的无上境界。殿内众多大能,如三清、女娲、接引准提、帝俊太一等,周身道韵与这“合道”之理激烈共鸣,气息愈发缥缈宏大,仿佛随时可能踏出那关键一步,身合天道,万劫不灭。
他们的道,在向着“天”靠拢,愈发纯粹,愈发“非人”。
云逸感受着那弥漫殿内的、越来越强烈的“天道”同化之力,再回想“墟”那冰冷绝对的规则逻辑,一种强烈的不甘与抗拒,如同野火般在他心底滋生、蔓延。
合天道,固然可得无边法力、永恒寿元,但代价呢?是否是逐渐消弭自身的情感、意志,最终成为规则运转的一个冰冷部件,如同“墟”一般?甚至如同那些被“重启”抹去的纪元一样,连同其承载的亿万生灵的悲欢,一同化为虚无?
他想起了木岩部落精怪们虔诚的信仰,那信仰之力中蕴含的并非对冰冷规则的臣服,而是对“上仙”庇护的感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鲜活而温暖的“人意”。
他想起了自己穿越之初,在绝境中挣扎求存的不屈意志。
他想起了与玄诚子等人共闯登天梯时,那份基于信任与协作的微弱暖流。
这些由生灵情感、意志、选择所汇聚的力量,或许渺小,或许混乱,但它们是真实的,是鲜活的,是这冰冷规则宇宙中,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若天道是骨架,人道便是血肉!若天道是程序,人道便是那可能诞生出真正‘智能’与‘情感’的bug与奇迹!”一个无比清晰的念头在他道心中轰然炸响,“我的道,不应是融入这冰冷的‘天’,而是……以人之心,观天之道;以人之力,补天之缺!”
这并非狂妄的对抗,而是一种立足于“人”之本位,对“天”之道的理解、尊重与……有限度的修正与补充!
就在这意念彻底明晰、坚定下来的刹那——
异变陡生!
云逸并未运转任何功法,但他周身气息骤然一变!一股不同于紫霄宫内任何道韵的、微弱却无比鲜明的光辉,自他体内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那光辉并非七彩,也非纯白,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蕴含着“信念”、“情感”、“意志”、“希望”等复杂意蕴的暖色光晕,如同黎明前最纯净的曙光,又如同文明薪火初燃时的微光!
人道光辉!
这光辉出现的瞬间,便与紫霄宫内那无处不在、浩瀚磅礴的“天道”道韵产生了极其微妙的对抗!
并非激烈的碰撞,而是一种无声的排斥与泾渭分明。
他周身丈许范围内,那原本温顺流淌、试图同化一切的“天道”道韵,仿佛遇到了某种无形的屏障,变得滞涩、疏离。而他散发出的“人道光辉”,则顽强地坚守着这片小小的领域,如同暴风雪中一盏不灭的孤灯,虽微弱,却执着地散发着自身的温度与光芒!
这异象虽然范围极小,能量波动也远不如那些大能引发的道韵共鸣,但其本质的差异,在这尽是“天道”韵律的紫霄宫内,却显得如此突兀,如此……格格不入!
刹那间,无数道目光被吸引过来!
端坐于前方蒲团的三清,几乎同时睁开了眼睛!老子古井无波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元始天尊眉头微蹙,通天教主则是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女娲娘娘回眸望来,那蕴含造化之力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惊奇与探究。
接引、准提面露疾苦,眼中却闪烁着推演与算计的光芒。
帝俊、太一目光冷冽,带着审视与不悦。
十二祖巫则是面露疑惑,他们更信奉自身血脉力量,对这种玄乎的气息对抗感到不解。
就连高台之上,那仿佛与道相合、漠视万物的鸿钧道祖,其周身流转的法则符文,似乎也微不可察地滞涩了亿万分之一瞬。
平台边缘,玄诚子、凌锋、青蘅三人更是目瞪口呆地看着云逸,他们离得最近,感受也最为清晰。那暖色的光辉让他们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与安心,但同时也清晰地感知到其与整个紫霄宫宏大氛围的冲突。
“云……云逸道友,你这是……”玄诚子忍不住传音问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