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苏晚以“整理书房失窃资料”为由,返回次卧。她将林伯送来的资料摊放在书桌上,却没有立刻翻阅,而是拿出加密通讯器,拨通了艾伦的电话。
“艾伦,陆寒枭今天在早餐时用商业案例试探我,提到了顾氏收购新能源企业亏损的事情,我不小心点出了‘关联交易转移资产’,可能引起了他的怀疑。”苏晚的语气带着一丝担忧,“你那边调查进展如何?有没有找到‘苏家旧案’档案的下落?”
电话那头的艾伦迅速回应:“S姐,您别担心,陆寒枭即便怀疑,也没有直接证据。我们的调查有了新进展——陆云深在巴拿马的空壳公司,近期与一家名为‘黑石资本’的海外机构有资金往来,而这家机构曾为苏家旧案中涉及的‘星辉控股’提供过融资。我们推测,‘苏家旧案’档案可能被转移至黑石资本的海外仓库。”
“黑石资本?”苏晚的瞳孔微微收缩,这家机构在国际资本圈以“隐秘”着称,常为跨国企业的灰色交易提供渠道,“立刻追查黑石资本的海外仓库位置,同时确认该机构与陆云深的合作深度。另外,密切关注陆寒枭的调查动向,避免我们的行动被他察觉。”
“明白,S姐。我已安排海外团队优先处理,预计48小时内会有仓库的具体位置。”
挂断通讯器,苏晚将其妥善藏好,随后才开始翻阅失窃资料。资料中详细记录了书房的物品清单、监控恢复进度,以及可疑人员的特征描述。她注意到,监控截图中可疑人员的鞋码为42码,与陆云深私人助理的鞋码一致,且连帽衫的品牌标识虽模糊,却与助理常穿的某奢侈品牌款式高度吻合——种种线索都指向,昨夜潜入书房的很可能就是陆云深的助理。
然而,根据林伯的汇报,助理昨夜仅在老宅停留十分钟,时间上似乎不足以完成潜入、开锁、取文件的全过程。难道他提前在老宅藏匿,或是有其他同伙配合?苏晚陷入沉思,将这些疑问记录在笔记本上,准备后续与艾伦同步,进一步验证。
下午,苏晚没有再外出,而是留在次卧整理资料,偶尔与林伯沟通监控恢复的进展,表现得如同一个“认真协助调查却能力有限”的少奶奶。这种刻意的“低调”,既是为了降低陆寒枭的警惕,也是为了等待艾伦的进一步调查结果。
夜幕降临,陆寒枭从公司返回老宅。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前往书房,而是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示意林伯将书房失窃的所有资料送到客厅。苏晚从次卧走出时,恰好看到他正专注地翻阅资料,眉头微蹙,神情严肃。
“调查有新进展吗?”苏晚走上前,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心,手中端着一杯刚泡好的红茶,轻轻放在陆寒枭面前的茶几上。
陆寒枭抬起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监控已恢复大部分,确认昨夜潜入书房的可疑人员体型、鞋码与陆云深的助理高度吻合,但暂时无法确认其面部特征。周秘书已派人跟踪助理,试图找到突破口。”
“那……那文件有找回的可能吗?”苏晚的语气带着一丝担忧,眼底泛起一层水汽,仿佛真心为“苏家旧案”档案的丢失而焦虑。
陆寒枭没有回答,只是重新低下头,继续翻阅资料。苏晚没有再多说,转身准备返回次卧,却被他叫住:“你今天整理资料,有没有发现其他异常?”
“异常?”苏晚停下脚步,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我……我没发现什么异常。就是觉得可疑人员的动作很熟练,好像对书房的布局很熟悉,会不会是老宅的内部人员?”
她刻意将“怀疑”指向“内部人员”,却不具体点名,既符合“懵懂”的人设,又为调查提供了方向。陆寒枭没有回应,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离开。
苏晚回到次卧后,心中却无法平静。陆寒枭的反应太过平淡,与他白天的试探形成鲜明对比,或许他正在暗中观察,甚至已经开始调查她的背景。她必须加快行动,在陆寒枭查明真相前,找到“苏家旧案”档案,揭露陆云深的罪行。
而此时的客厅内,陆寒枭已放下手中的资料。他端起桌上的红茶,却没有饮用,目光落在苏晚离去的方向,眼神深邃难辨。早餐时她的“误打误撞”仍在他脑海中回荡——关联交易转移资产,这是连陆氏资深财务分析师都未必能立刻联想到的关键点,一个“文学专业毕业的没落千金”,怎么会随口说出?
他起身走向书房,打开电脑,调出苏晚的背景资料——海外留学经历、文学专业成绩单、苏家破产前后的活动轨迹,所有资料看似毫无破绽,却总给人一种“刻意整理”的感觉。尤其是她留学期间的“病假记录”,多次与星耀资本的海外投资动作重合,这绝非巧合。
陆寒枭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周秘书今早提交的匿名举报信。信中附带的照片虽模糊,却能清晰看到苏晚与星耀资本核心成员艾伦会面的场景。星耀资本、苏家旧案、陆云深的阴谋,这三者似乎都与苏晚有着隐秘的联系,而她的每一次“懵懂”与“误打误撞”,都像是精心设计的伪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