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惊鸿展开信件,信纸上鲜红的官印极为醒目,正是方州府城通幽司的印鉴。
他快速扫过信上的内容,脸上并未显露出太多意外,似乎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片刻后,他将信件折好,递向赵景。
“赵兄。”
赵景伸手接过,展开那封关乎自己前程的文书。
信中内容并不复杂,开篇便是洋洋洒洒一番嘉奖之词,夸赞他在安平城守城一事中居功至伟,力挽狂澜。
赵景对这些官样文章只是一扫而过,目光直接落在了后半段的任命上。
“……鉴于其功绩卓着,身入通幽,特授金令之职,即刻启程,前往方州府城通幽司述职……”
赵景将信纸放下,这个结果,倒是正常。
凡通幽便金令。
“金令的权责如何?”他看向墨惊鸿。
“地位尊崇,远非铜令、银令可比。”墨惊鸿解释道,“入了金令,便算是我方州通幽司的核心人物,可直属玉令司主调遣,不再受寻常规矩束缚。当然,这也意味着,你会需要去处理各式妖祸。”
赵景默然。
权力与危险,向来是一体两面,这个道理他自然懂。
他沉吟片刻,抬头对墨惊鸿发出了邀请:“既然如此,墨兄可愿与我一同前往府城?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他这话倒不是客套。
自己对那府城两眼一抹黑,之前去个安平城都差点迷了路,如今路途更远,有个同行,总归是件好事。
更何况,墨惊鸿说过通幽的修行离不开观想图,他此番事了,想必也是要返回府城的。
不料,墨惊鸿却摇了摇头,婉拒了他的提议。
“我还有些私事要办,得先去寻独孤绝尘。”
赵景顺口问了出来,“他还在和刘大海一处?”
“这倒不是。”墨惊鸿的回答中带了些许笑意,“独孤兄已经回了师门山中,正在闭关,准备冲刺三境大成。我此去,便是等他功成之后,直接引他入司,带回府城。”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我打探消息时得知,刘大海已经先一步去了府城。”
赵景闻言,有些意外:“哦?”
墨惊鸿含笑看着他:“想必,他是十分期待能与赵兄在府城再会。”
赵景也笑了笑,脑海中浮现出刘大海那张总是挂着精明笑容的脸庞。“刘老爷为人稳重,当初在春水城,也确实助我良多。”
墨惊鸿笑而不语。
刘大海岂止是为人稳重,那简直是人精中的人精。
在春水城,便能一眼看出赵景这支潜力股,不惜血本地进行投资。
如今赵景一步登天,成了通幽司的金令,刘大海这棵大树算是没攀错,他岂会轻易松手?
再加上独孤绝尘这层关系,无论如何,刘大海未来的发展重心,都必然会转到府城。
这些人心中的弯弯绕绕,赵景懒得去深究。
夜色渐深,铁匠铺的后院恢复了宁静。
赵景与墨惊鸿相对而坐,石桌上摆着一壶清茶。
白日里的喧嚣尽数散去,只余下清冷的月光与偶起的虫鸣。
“墨兄,整个大运的观想图,很多吗?”赵景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墨惊鸿为他续上一杯茶,缓缓开口:“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稀少。每一幅观想图的诞生,都伴随着难以想象的凶险。我通幽司传承至今,收录在案的观想图,虽未言明,但应该只有数十幅。而分摊到各州,数量就更少了。”
他看着赵景:“就拿咱们方州来说,司内存录的观想图,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幅而已。”
“方州最易通幽的,是‘腐匣’观想图。“
”此法通幽难度比之其他相对简单,饶是如此,如今方州加上赵兄你在内,一共九位通幽,修习腐匣的,便占了三人。”
听到这个数字,赵景着实吃了一惊。
“整个方州,就九个通幽?”
这怎么可能?方州疆域何其广阔,坐镇一方,对抗妖魔的通幽强者,竟然连十个都凑不齐?
“我看有望三境大成者,并不在少数啊。”
墨惊鸿闻言,不由得失笑:“赵兄,三境大成,与通幽成功,可是两码事。前者是苦修,后者……是天命。”
“你以为通幽那么简单吗?”他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春水城那一夜,何等机缘?一城生灵血祭,庞大的生机与怨念交织,你与那周怀道二人竟都通幽成功。这等奇事,千年以来都未曾出现过的!”
“你可知,那一夜,除了你们二人,还有三位军中悍将,也借着血祭之力尝试通幽?结果呢?”
墨惊鸿的声音透着一丝沉重。
“无一功成,尽数身死道消。”
“通幽者,无一不是时运加身之辈,万中无一。赵兄,切莫小看了这份机缘。”
一番话,让赵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仔细回想,自己的两次通幽,哪一次不是在鬼门关前反复横跳?
血鹤通幽,若非他有《悟道经》护持心神,在无边血海中被唤醒神智,又怎能与那无数枉死之魂达成交易,被他们用最后的执念托举而起,窥得那一丝天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