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图书馆里的星光
凌晨五点半的宿舍楼,还陷在深冬的浓墨里。走廊声控灯的微光吝啬地缩在墙角,林晓妍蹑手蹑脚地从衣柜里翻出最厚的驼色大衣,指尖触到布料上残留的阳光味道——那是上周六趁雪停晒过的。她动作很轻,生怕拉链滑动的声响吵醒上铺还在熟睡的室友,羽绒服口袋里的保温杯硌了下掌心,里面是凌晨四点用宿舍饮水机烧的热水,泡着半块红糖姜茶,杯壁还凝着一层薄薄的水汽。
“咔嗒”,钥匙插进锁孔时,林晓妍刻意放慢了转动的速度。楼门外的寒风像蓄势待发的野兽,刚推开一条缝就裹着雪粒子扑进来,瞬间灌进衣领。她赶紧把围巾又绕了两圈,将半张脸埋进柔软的羊绒里,只露出一双还带着困意的眼睛。路灯在雪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每走一步,积雪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是冬夜未醒的呓语。
从宿舍楼到图书馆要穿过整个田径场,跑道旁的松柏裹着厚厚的雪,枝桠上的积雪偶尔会被风抖落,“簌簌”地落在肩头。林晓妍拢了拢大衣下摆,加快了脚步。她知道,这个点的图书馆已经有零星的灯光亮起来了——和她一样在期末冲刺期里挣扎的同学,总会踩着晨光之前的黑暗赶来。
果然,远远就看见图书馆正门的感应灯亮着暖黄色的光。管理员张阿姨正拿着钥匙开馆门,看到林晓妍,笑着挥了挥手:“晓妍丫头,今天又是第一个啊?”
“张阿姨早!”林晓妍笑着回应,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很快散开。她熟门熟路地刷卡进馆,脚步声在空旷的大厅里格外清晰。三楼靠窗的位置是她的“固定据点”,那里有暖气出风口,阳光升起来后还能晒到半个桌面,最重要的是,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天空——从鱼肚白到深蓝色,再到满缀星光,她在这个位置看过无数次天色的流转。
放下书包,林晓妍先把保温杯放在暖气上温着,然后拿出高数课本、笔记本和一沓演算纸。摊开课本的瞬间,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定理让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这门课是她的弱项,上周模拟考的成绩还贴在笔记本第一页,红色的分数像根小刺,时时刻刻提醒着她不能松懈。她深吸一口气,拧开保温杯喝了口姜茶,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残存的困意,也让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图书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脚步声、翻书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偶尔响起的压低的咳嗽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备考交响曲”。林晓妍把头埋进课本里,专注地演算着一道又一道积分题。遇到卡壳的地方,她会停下笔,盯着草稿纸上混乱的公式发呆,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有时灵感突然闪现,她会立刻抓起笔,飞快地在纸上书写,生怕思路下一秒就溜走。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经亮透了。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把演算纸上的字迹照得格外清晰。林晓妍抬手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看向窗外——田径场上的积雪已经被扫开了一条小路,几个晨跑的同学正沿着小路慢跑,呼出的白气在阳光下像小小的云朵。她拿起保温杯,发现里面的姜茶已经凉了,便起身去茶水间接热水。
茶水间里,几个同学正围着饮水机说话,声音压得很低。“你高数复习得怎么样了?我感觉那几道证明题还是没头绪。”“别提了,我昨晚熬夜看概率论,今天早上起来脑子都是懵的。”林晓妍接完热水,靠在门口听了两句,心里泛起一阵共鸣。期末冲刺期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人都在独自咬牙坚持,却又在不经意间互相陪伴着——就像此刻,听到别人也在为同样的难题烦恼,反而会莫名地感到安心。
回到座位上,林晓妍重新投入复习。她把高数课本上的重点定理抄在便签纸上,贴满了桌面边缘,抬头就能看到。遇到实在解不出来的题,她会拿出手机,对着题目拍张照,发给专业课成绩最好的室友,然后继续复习下一个知识点。等待回复的间隙,她会喝几口热水,活动一下僵硬的脖颈,目光偶尔会落在窗外——天空很蓝,没有一丝云彩,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下来,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中午十二点,图书馆里的人少了些,很多同学都去食堂吃饭了。林晓妍从书包里拿出早上准备好的三明治和牛奶,这是她的午餐。三明治是昨晚在学校超市买的,里面夹着生菜、火腿和沙拉酱,凉了之后口感有些硬,但她吃得很认真。一边吃,一边翻看着手机里的复习资料,偶尔会停下来,对着手机屏幕上的知识点小声念叨几句。
吃完午饭,困意准时袭来。林晓妍趴在桌子上,把胳膊当枕头,闭上眼睛想小憩一会儿。桌面上还残留着阳光的温度,暖融融的,让她很快就睡着了。梦里,她好像回到了高中的教室,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解数学题,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讲,笔尖在纸上“沙沙”地划过……突然,一阵手机铃声把她吵醒了。她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揉了揉眼睛,看到手机屏幕亮着,是苏逸辰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