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铃声——不是微信消息提示音,而是视频通话请求。
林晓妍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顾宇轩会直接打视频电话过来。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凌乱的头发和皱巴巴的睡衣,深吸一口气,才按下了接听键。
屏幕瞬间被照亮,顾宇轩的脸出现在了画面里。
他应该是刚洗完澡,头发还湿漉漉的,有些凌乱地贴在额头上,几缕发丝垂下来,遮住了他饱满的额头。身上穿着一件宽松的灰色棉质睡衣,领口有些随意地敞开着,露出一小片白皙的皮肤和清晰的锁骨。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刚睡醒般的慵懒,眼睛里还有些未褪尽的睡意,眼神却依旧温柔,像深夜里平静的大海,能够包容她所有的不安和烦躁。
“怎么回事?打字说不清楚吗?”顾宇轩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沙哑,却依旧清晰而温暖,像羽毛一样轻轻拂过林晓妍的心头。
林晓妍看着屏幕里的他,原本到了嘴边的问题突然有些说不出口了。她觉得自己有点过分,这么晚了还打扰他休息,让他特意打视频电话过来。“我……我就是觉得打字可能说不太清楚,怕你看不懂我想问什么。”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避开了屏幕里顾宇轩的目光,手指紧张地绞着睡衣的衣角。
“傻丫头,”顾宇轩低笑了一声,那笑声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魔力,“有什么不懂的就问,跟我还客气什么。把书拿起来,翻到你不懂的那一页,指给我看。”
他的语气自然而亲切,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瞬间打消了林晓妍的顾虑。她重新抬起头,拿起桌上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将书对着摄像头,翻到第328页,用手指着那个让她头疼不已的知识点:“就是这里,‘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的动态不一致性’,还有后面这个央行政策的案例,我总觉得逻辑有点绕。”
顾宇轩的目光聚焦在屏幕里的书本上,眉头微微蹙起,认真地看了起来。房间里的光线有些暗,他似乎有些看不太清楚,于是稍微调整了一下手机的位置,将屏幕凑近了一些。林晓妍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里暖暖的。灯光勾勒出他清晰的下颌线,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显得格外好看。
过了几分钟,顾宇轩才抬起头,看向屏幕里的林晓妍,语气认真地说:“这个知识点确实是宏观经济学里的一个难点,主要是涉及到预期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容易绕进去。我先给你梳理一下核心逻辑,你听仔细了。”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开始耐心地讲解起来。“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时,会充分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包括对经济变量的过去值、当前值以及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期,来形成对未来的判断。也就是说,人们不是盲目地进行预期,而是会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
顾宇轩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缜密,他没有像教科书那样照本宣科,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晦涩的理论一点点拆解开来。他还时不时地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人们对房价、股价的预期如何影响他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让林晓妍更容易理解。
林晓妍听得很认真,她紧紧盯着屏幕里的顾宇轩,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每当顾宇轩讲到一个关键点时,她都会下意识地点点头,或者在笔记本上快速地记录下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她也会及时打断顾宇轩,提出自己的疑问。
“那……这个‘动态不一致性’又是怎么回事呢?”林晓妍指着书本上的另一个关键词,疑惑地问道。
顾宇轩耐心地解释道:“动态不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根据当前的情况制定了一个最优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政策执行到某个阶段时,政府会发现,如果改变原来的政策,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于是就有了改变政策的激励。这种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就叫做动态不一致性。”
为了让林晓妍更好地理解,顾宇轩还特意举了一个关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例子。“比如,央行的目标是实现低通货膨胀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央行可能会宣布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公众相信了央行的承诺,形成了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并据此调整自己的工资和价格水平。但是,当经济运行一段时间后,央行可能会发现,如果稍微提高一点通货膨胀率,就能刺激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就有了违背承诺、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激励。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顾宇轩一边讲解,一边用手指在屏幕上比划着,试图将抽象的逻辑关系变得更加直观。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偶尔会因为思考而微微眯起眼睛,像一只正在捕捉猎物的猫咪,可爱又迷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